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 【字体: 】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0:21   点击数:[]    

建构起来的个体人性也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是突破了单一的道德人性论,有利于人们从多个不同层面去把握现实人性的丰富性,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戴震从“欲”、“情”、“知”等不同层面对人性的全面探讨。
  在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环境和教育(在传统教育哲学中相当于“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就涉及到人、环境和教育的多重复杂关系。由于缺乏对有关教育哲学思想史的深入考察,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众多的教育学教科书在不断地重复着诸如“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等简单化命题。这些命题虽出自当代人之手,但未必能充分反映当代哲学和教育的最高理论成果,有些甚至尚未达到理学有关论述的思维深度。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虽然建立在抽象的本体论之上,但它对于性和习之统一性的强调、对于性和习相互规定的论辩,无疑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洞见,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有关教育哲学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 成中英.本体与诠释[C].北京:三联书店,2000.
  [3] 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4] 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5] 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小心斋札记[M].清光绪刊本.
  [8] 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0] 王夫之.船山思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2] 王夫之.诗广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1.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 下一篇文章: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