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否真的必要的问题。多数情况下,网络课程提供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灵活性对职员或学生极具吸引力,但也有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相聚到一起并不成问题的情况。比如,下班后参加本地社区学院学习的学生可能发现,与不得不回家上网登录学习相比,课堂教学更方便。又如一个公司的职员可能总是在同一栋楼里,因此培训的交通根本就不是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职员和学生可能想要旅行去参加培训或接受教育。通常培训班都在令人向往的地理位置举办(会有人不想去旧金山吗?),参加培训的机会简直就是“额外津贴”。许多大学生就希望大学离家尽量远。虽然这可能不适合理性的“成本—效益”模式,但却是人们选择培训或教育方式时的重要考虑。
六、不一定适合所有文化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是典型的技术型社会,网络学习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这样一种文化预备职员和学生。在这种文化里人们与计算机有着广泛互动,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再创造。但这对欠发达国家并不具有典型性(即便他们看上去渴望如此)。即使西方国家内部,也有在道德或哲学层面并不全心信奉技术的团体(如部分土著美国人)。 文化隔阂中更严重的是所谓的“数字鸿沟”。许多资料已证明计算机对“有者”(即城市或郊区的中上阶层)是如何易得,对“无者”(即贫穷的农村或城市人群)是如何难求。网络学习的社会分层问题非常棘手。理论上,一旦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变得像电视机或收音机一样便宜,这一文化鸿沟就能被淹没,但这离现实还很遥远。 网络学习对残疾人可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课程能使有残疾的人更方便地学习——他们不必往来上课,并且还有多种形式的辅助设备弥补特定的残疾。另一方面,更新的包含图解和多媒体内容的网上课程却让残疾人群感到极度灰心,因为他们无法使用课程所涉及的先进技术和媒体。
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以上已经论述了网络课程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内容科目、组织或机构以及文化。显而易见,不是许多涉足网络教育的人总能明白这一点。比如: 健康护理专业的持续医学教育 听起来这像是网络培训的理想应用——因为受众高度的自我驱动且工作中一直使用技术。可是他们非常繁忙,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日程,只花相当少的时间坐在电脑前。他们并不是网络学习的最佳人选。 销售培训 销售人员必须了解他们出售的产品或服务,你可能会想这自然是一个网络学习的机会。但销售人员不喜欢花大量时间坐在电脑前,他们的工作是会见客户并卖给他们东西,他们更乐于从其他人那里学习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除非他们销售的碰巧与电脑有关。 中小学(K-12)①的任何科目 尽管尽了很大努力,网络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却不很成功。你真的指望我们的文化(它建立在真实交往和实体空间之上)支持任何形式的远程学习吗?并且极少学校拥有足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来简便地供师生使用。但另一方面,网络学习用于家庭效果不错。 酒类鉴定 这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可笑,因为互联网上有一些很棒的酒类专门网站,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但最终你不得不真正地品尝,这是网络学习无法办到的。
八、结论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内容科目、组织或机构及文化会变得乐于接受网络教育。但目前,应批判地考虑提供某种形式的网络课程、项目是否有意义,而不是假设它对所有人都有效,这一点至关重要。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