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中医学
   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观察      ★★★ 【字体: 】  
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观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1 13:17:5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消银颗粒;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瘙痒
   
  2010年2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消银颗粒”对38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入选病例均为1型及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患者,瘙痒病程超过3个月。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中医证型为血热风燥或者血虚风燥。入选者为病情稳定,自愿参加本研究。居住于医院附近,便于随访,并对使用药物知情并同意,愿意在试验期间停止服用其他中药制剂的患者。
  1.2 排除标准 凡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依从性差或者无法规律用药,近1周内应用过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或其他中成药,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的患者均不选入观察。
  1.3 病例选择 共选入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7.5岁;皮肤瘙痒症平均病程4个月(3~8个月)。
  2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所用消银颗粒系由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00019)。药物由生地、当归、苦参、丹皮、赤芍、牛蒡子、红花、防风、金银花、大青叶、白鲜皮等组成。给予患者口服消银颗粒,每次3.5 g,1日3次。共观察4周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入选时评价患者瘙痒程度,分为4级进行评定:无瘙痒为1级;轻度瘙痒,可不搔抓为2级;中度瘙痒,可忍受但烦躁需经常搔抓为3级;重度瘙痒,难以忍受,反复搔抓,影响睡眠为4级[2]。于用药第4周后观察患者的瘙痒程度并评级,并同时记录服药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疗效标准:痊愈:完全不痒;显效:瘙痒评分等级降低2级;好转:瘙痒评分等级降低1级;无效:瘙痒评分等级未降低或加重[2]。
  3.2 治疗结果 在服药第4周后痊愈15例(39.5%),显效13例(34.2%),好转6例(16.2%),无效4例(13.1%),有效率为89.9%。不良反应:3例患者在治疗后期出现食欲减退,但未影响继续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
  4 讨论
  糖尿病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为瘙痒为主,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的皮肤疾病,分全身性和局部性,发病率约为非糖尿病者的2.7倍,可表现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3]。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则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并认为病机及治疗禁忌为“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忘投风药。”总之,中医认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多因血热或者血虚风燥所致,血虚则肌肤失养,风胜血燥,风动作痒。
  消银颗粒中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养阴,配以玄参苦甘咸寒,滋阴降火。又用以丹皮、赤芍、大青叶助生地黄清热,兼有活血祛瘀消斑之功效。苦参清热燥湿止痒,防止生地黄滋腻助湿。金银花疏散风热,凉血解毒,配生地、牡丹皮凉血消斑,配防风、白鲜皮疏风清热止痒。牛蒡子疏风兼能透疹。当归既活血又养血,与红花之活血相配,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灭痒则止”,之意。以上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同时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病机以阴虚燥热为特点[4]。消银颗粒清热凉血,养血润燥对糖尿病本身也有一定疗效。
  张金明等[5]用消风润燥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总有效率90%,刘仟[6]散风滋阴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60例有效率高达96.67%。与二者相比较本次试验观察有效率较低。这可能与颗粒剂用量较小,见效比汤药慢有关,但是消银颗粒比汤药使用方便,价格也较使用汤剂低,在治疗血热风燥或者血虚风燥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中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23~6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296.
  [3]武文广,武文冲.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3):59~60.
  [4]谭新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18.
  [5]张金明,陈晓明.消风润燥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2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277.
  [6]刘仟.散风滋阴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6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10.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62例临床观察

  • 下一篇文章:真武汤加味辨证治疗带下病226例疗效观察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观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观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竹节参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少花龙葵化学成分预试及抑制亚硝化...
  • ››榕树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的研...
  • ››中西药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
  • ››葫芦巴联合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
  • ››红毛五加多糖对荷人喉癌裸鼠抗癌作...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监测与护理
  •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 ››身心兼修的瑜珈健美法
  • ››感冒病不简单,破伤风不疑难
  • ››消银颗粒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38...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