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中医学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 【字体: 】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05:1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1引言
大量研究证实,儿童在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任务上的表现在3~5岁间发生显著变化,而且儿童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特别是在错误信念和外表-事实区分两个任务上的表现存在颇多相近之外。不仅发生变化的年龄大致相同,而且儿童在两类任务的表现存在显著正相关[1,2]。这似乎表明二者的发展存在同时性。另一方面,不少证据表明[1,3,4],3岁儿童在错误信念和外表-事实任务上的困难相当牢固。也就是说,这些困难似乎是深层的、概念上的问题,并非通过训练或简化任务要求所能够轻易克服的。
对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要从概念上认识错误信念或区分外表与事实,儿童必须认识到,一个人在心理上关于某物的表征,既可能不同于另一个人关于该事物的表征,也可能不同于事物的实际情形。而4岁左右儿童的这些习得,可能反映了某种在性质上完全新异的心理认识,即儿童开始主动以心理化的方式表征和解释事实。换句话说,这时,儿童认识到了心理的表征实质[5]。
但长久以来,研究者似乎更关注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上的共性方面,以此证明不同任务表现间可能存在的一般认知基础,而往往忽视了幼儿表现的离散性背后的发展内涵。我们认为,关于某种认识或能力的一般表征机制的探究,既应关注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上的一致性,也应关注这些表现的离散性方面,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一般认知基础的作用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而能更好地综合不同任务表现,推测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便旨在,通过探查幼儿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特殊性及其内在一致性程度,探究中国儿童ToM能力表现及其潜在表征基础的发展模式。
研究将探讨的问题包括:其一,中国幼儿在各ToM任务上表现的一般发展变化趋势;其二,幼儿在不同问题表现上的一致性程度;其三,幼儿的ToM能力表现随任务情境变化的情况。
2方法
2.1被试:共90位幼儿参加本研究,但只有61位被试完成所有实验程序,因此最后只分析这61位被试的结果。其中3岁儿童21名(平均年龄43.6个月);4岁儿童23名(平均48.9个月);4岁半至5岁的儿童17名(平均56.3个月)。
2.2实验材料:用海绵染色制成的仿真石头、一般海绵和真实石头各一块;玩具兔子一只,玩偶两个,纸盒子和布袋子各一只;牙膏盒一只,水笔一支;系列动物图片,有方形孔的厚纸片若干。
2.3实验程序
研究采用四类ToM任务,即外表-事实的区分[6]、错误信念认识[7]、表征变化任务[1]和解释的多样性任务[8]。
实验前,主试通过与被试一同游戏,相互熟悉。实验时,由同一主试在被试所熟悉的幼儿园游戏室进行测验。实验前后,被试各得一份他们喜爱的奖品。
3结果与分析
3.1儿童在各个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
表1儿童在各个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
3岁组(n=21) 4岁组(n=23)4岁半组(n=17)
外表-事实的区分(AR).29±.46.21±.42.53±.51
错误信念(FB).19±.40.43±.51.82±.39
表征变化(RC).38±.50.78±.42.94±.24
解释的多样性(ID) 1.05±1.021.13±.97 1.59±.71



儿童在各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见表1。在外表-事实区分任务中,方差分析表明,在该任务中,年龄主效应不显著(F[,(2,55)]=2.05,p>0.10);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5)]=0.002,p>0.50)。
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年龄主效应显著(F[,(2,55)]=8.98,p<0.001),最小显著性检验表明4岁半组显著优于4岁和3岁组,3岁与4岁组间差异不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5)]=0.001,p>0.75),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55)]=1.40,p>0.20)。
在表征变化任务上,年龄主效应显著(F[,(2,55)]=9.44,p<0.001),最小显著性检验表明4岁半组和4岁组显著优于3岁组,但4岁半和4岁组间差异不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5)]=0.28,p>0.50),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55)]=0.10,p>0.75)。
在解释多样性任务上,年龄主效应不显著(F[,(2,55)]=0.17,p>0.10);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5)]=0.03,p>0.50)。
3.2儿童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比较
表2儿童在各种任务上的实际表现与机会水平之间差异的t检验
3岁组(n=21)4岁组(n=23)4岁半组(n=17)
外表-事实的区分(AR)-2.12*-3.21**0.24
错误信念(FB)-3.53** -0.623.39**
表征变化(RC)-1.103.21**7.50***
解释的多样性(ID)-0.210.653.41**


注:* p<0.5;* * p<.01;* * * p<.001(以下同)
由于上述任务只有两个反应选项,因此被试有可能采取某种随机回答的反应策略。为此,我们首先对儿童表现进行随机性检验,结果如表2。可以发现,3岁组在外表-事实区分和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显著低于机会水平,而在表征变化和解释多样性任务上的表现与机会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4岁组在外表-事实区分上仍显著低于机会水平,在错误信念和解释多样性任务上的表现与机会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在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显著高于机会水平;4岁半组除了外表-事实区分任务外,在其余三个任务的表现均显著高于机会水平。
进一步以任务为被试内变量,对儿童在各任务上的表现进行3(年龄)×4(任务)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任务主效应显著(F[,(3.174)]=11.05,p<0.001),并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和任务的交互作用(F[,(6,174)]=2.35,p<0.05)。为此,我们对不同年龄组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3。
附图
注:AR=外表-事实的区分任务;FB=错误信念任务;RCh-表征变化任务;ID=解释的多样性任务.(以下同)
结合表1、表2和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3岁儿童在各任务上的表现比较一致,只是在解释多样性任务上的表现优于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但4岁组和4岁半组儿童在各个任务上的表现上存在较多的差异,特别是在外表-事实区分任务上的表现均差于其它任务,而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均优于其它任务。
3.2儿童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内在一致性
为考察各任务表现间可能存在的内在一致性,首先对儿童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除外表-事实区分和表征变化任务间没有显著相关外,其它任务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在.32到.48间。即使控制年龄因素后,大多任务间仍显著相关。
进一步对幼儿在四类任务上的表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5。第一个主成分可解释相关矩阵所有变异的最大部分,因而反映了儿童表现整体上存在的潜在一致性程度。可以看到,四个得分在该成分上均有较大负荷,表明儿童在四类任务的表现中,的确存在某种十分显著的公共成分。因此,这一结果提供了某种经验支持,表明儿童在这些任务表现上的确可能存在某种较大的内在一致性。
表4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之间的相关(括号内为控制年龄后的偏相关)
ARFBRCh
FB.48**(.45**)
RCh .24(.18).41**(.23)
ID.32*(.29*).34**(.27*).47**(.43**)


表5各种任务在主成分上的负荷
任务 因素一
1.外表-事实的区分任务.69
2.错误信念任务.77
3.表征变化任务.73
4.解释的多样性任务.73
贡献率(Pct of Var.)53.2


4讨论与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3岁儿童在各ToM任务上的表现显著低于或接近于机会水平,并且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比较一致。4岁儿童在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显著高于机会水平,但在其它任务上的表现仍低于或接近于机会水平,并且他们在不同任务表现间普遍存在差异,表明此时儿童的ToM能力已开始表现于某些情境,但这种能力似乎尚不够牢固,其表现往往随任务情境而变化。4岁半儿童除了在外表-事实区分任务上的表现接近机会水平,在其它任务上的表现均高于机会水平,这时儿童的ToM能力比较稳固。这一结果与国外许多采用这些任务范式进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3岁儿童似乎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论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 下一篇文章: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竹节参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少花龙葵化学成分预试及抑制亚硝化...
  • ››榕树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的研...
  • ››中西药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
  • ››葫芦巴联合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
  • ››红毛五加多糖对荷人喉癌裸鼠抗癌作...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监测与护理
  •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 ››身心兼修的瑜珈健美法
  • ››感冒病不简单,破伤风不疑难
  •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