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微乳液为展开剂对苦参样品进行薄层分离。结果见图2。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4种规格的微乳液皆能鉴别苦参药材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图2 a和图2 b的斑点分离度明显比图2 c和图2 d的好,而且斑点较为集中,而图2 c和图2 d有拖尾、斑点未能分开,由实验结果对比可知,以含水量为15%和30%的微乳液为展开剂进行的薄层色谱实验效果要比含水量为45%和60%的好,而且前两者的效果相差不大。因此优选出适合作为苦参生物碱薄层色谱鉴别展开剂的微乳液规格是含水量为15%~30%幅度。
3.3 微乳展开剂与有机溶剂展开剂的比较对以传统有机溶剂为展开剂[5]和以微乳液为展开剂的苦参生物碱的薄层分离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表2 传统有机溶剂展开剂微乳液展开剂的苦参生物碱的薄层分离比较(略)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Rf值随微乳液中含水量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随含水量增加,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Rf值开始都有减小的趋势,含水量增加到60%时,氧化苦参碱Rf值突然增大。氧化苦参碱Rf值随微乳液含水量变化趋势较苦参碱明显,推测是因为氧化苦参碱因其独特的氧结构,极性大于苦参碱所致。并且由表2也可知,微乳系统中氧化苦参碱比移值变化较大,推测因氧化苦参碱亲水性较强,氧化苦参碱在微乳展开剂中溶解性比在有机溶剂展开剂中溶解性提高,因此比移值升高。 微乳液作为展开剂,对待测成分具独特的选择性和富集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色谱效率,可同时分离亲水物质、疏水物质、带电成分、非带电成分等。在微乳色谱中,溶质在固定相、油或水连续相及内核和界面膜等数相之间进行分配、层附过程中,被分离成分分配在微乳液的内相或连续相处,也可穿插排在界面上由十二烷基硫酸钠与正丁醇组成的栅栏层中,另外吸附剂硅胶G也对其产生吸附作用,使之在与富集相的竞争中连续不断地脱附出来。这样由于吸附、分配、静电、疏水、立体、萃取与反萃取等可能的效应,导致样品中被分离成分的迁移速率不同而使Rf值有所差异[1]。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用有机溶剂做展开剂,斑点可以得到分离,但有时有拖尾现象。而用30%含水量的微乳液做展开剂对苦参药材进行分离,斑点圆而集中,无拖尾,分离效果好。
3.4 微乳薄层同时分离鉴定苦参中成药——复方石韦胶囊的多种成分由于该实验是四种不同药材在同一块薄层板上进行分析,所以显色方法必须集合单个药材各自的显色方法分析确定。各个药材的传统显色方法如下[8]。
3.4.1 萹蓄主要标志性成分为槲皮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显色方法是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槲皮素斑点显黄绿色。
3.4.2 石韦主要标志性成分是绿原酸。显色方法是喷1%三氯化铝乙醇液,烘干, 在紫外灯(365 nm)下检视。
3.4.3 黄芪主要标志性成分为黄芪甲苷,属于三萜皂苷类。显色方法是喷10%硫酸乙醇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显棕褐色斑点,365 nm下显橙黄色荧光斑点。
3.4.4 苦参主要标志性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属于生物碱类。显色方法是喷改良碘化铋钾显橘红色。 考虑到喷硫酸乙醇后加热到105℃的温度太高,可能会破坏其他药材成分,而改良碘化铋钾为黄褐色溶液,必须留在最后显色。所以确定显色步骤是先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使显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找出斑点做好标志;然后喷10%硫酸乙醇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做好标志;最后喷改良碘化铋钾显色。
按照实验部分“2.4”项,对复方石韦胶囊和对照药材进行薄层分离,结果见图4。 图4中A斑点和B,D,E斑点是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使显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下发现的,呈淡黄绿色;C,F,G斑点是喷10%硫酸乙醇液后,用电吹风加热而显棕褐色的斑点;剩下微显橘红色的是喷改良碘化铋钾后得到的斑点。
由图4可看到复方石韦胶囊供试品可分离出4个斑点。由说明可知A斑点和B,D,E斑点由于Rf值相差比较大,未能确定是何种成分;C,F,G斑点初步可确定含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能含有黄芪甲苷;剩下微显橘红色的斑点,可以确定含有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因此可以知道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黄芪甲苷等成分在该微乳薄层色谱分析中得到良好的分离,而石韦和萹蓄的标志性成分未能准确地鉴别。
4 结论
用含水量30%的微乳液做展开剂成功用于分离鉴定苦参药材及含苦参类中成药复方石韦胶囊中生物碱,方法简单,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有机溶剂,色谱斑点规则清晰,圆而集中,不扩散,不拖尾,检出灵敏度高,可作为苦参及其中成药中有效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康纯,闻莉毓,丁仲伯.微乳液在生物碱薄层色谱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0,28(2):137.
[2]刘德芳,王伯初.银杏叶黄酮的微乳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0):115.
[3]周漩,宋粉云,钟兆健.微乳液在中药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分析中的应用[J].色谱,2006,28(3):324.
[4]谭志斗,田大听,陈小强,等.微乳液在氨基酸薄层色谱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1):78.
[5]田大听,史伯安,谢艳.一种新的展开剂用于氨基酸的薄层色谱分析[J].色谱,2003,21(1):91.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