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疾病      ★★★ 【字体: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疾病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5:00:28   点击数:[]    

的作功现象就无能为力了。比如人对自己作功中的举手投足乃至每个细微的动作,我们无论如何作受力分析都找不出使人的机体组织发生动作的动力源泉,也找不到哪个部分是施力体,哪个部分是受力体,发生动作的部位看起来好象既是施力体又是受力体。 综上所述,由于生命的能量在现代科学极其有限的理论体系所认识的已知世界里并不守恒,而由分子原子等粒子组成的生命有机体不可能提供这个不守恒的能量,因此,在生命体中除了生命有机体外必然还存在着一种与生命有机体有本质区别的东西,它是生命产生能量的源泉,也是生命遗传信息和记忆信息的载体,因而它是生命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身,生命物质表现出来的区别于非生命物质的所有现象都是它在其中起作用。由于它的能量和信息的属性,因而我们可把它命名为“生命能量信息体”。   当我们得出生命是由生命有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结论后,我们将发现生命的存在方式恰好符合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都是由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构成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否定,而且同时还相互依存、相互同一,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将消失。同理,生命也是由时时刻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存的生命有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生命有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之间处于一种时时刻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状态,当生命失去生命有机体或生命能量信息体的任何一方时生命将不再存在,这正好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三、生命能量信息体与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在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上的比较:   生命能量信息体的存在方式怎样呢?由于守恒事物(如三维物质)都是有大小远近之分,有量的差别的,因此不守恒事物只能是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它超越空间无大小远近的差别,“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性质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由于它没有量的差别,它被无限分割下去时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整个性质,这是一种符合逻辑必然性的判断。但是,虽然不守恒事物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我们不能象三维物质一样观测到它或者捕捉到它,但它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的“无”,它和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它超越空间独立于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正是由于不守恒事物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质,不守恒事物才通过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作为载体表现出不守恒现象。   我们再来比较不守恒事物--生命能量信息体的存在方式与老子的《道德经》中作为世界本原的“道”的存在方式的异同:在《道德经》中,老子把“道”作为世界的本原,他在第二十五章中是这样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那么,作为世界本原的“道”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好几个章节均有描述。比如在第二十一章是这样描述的:“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又比如在第四十二章中是这样描述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 再比如在第十四章中是这样描述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不过,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方式是很难描述的,他在《道德经》第一章里这样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老子对“道”的存在方式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从三维物质世界的角度对它的一种形容,但还是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它的存在方式,因此他在第四十章里干脆又这样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认为“道”是一种“无”,显然,从前面几章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个“无”并非什么东西也没有,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前述几章中“道”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概括,当然也是使用一种形容的描述方法。通过比较“道”的存在方式与生命能量信息体的存在方式,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存在方式虽然在描述上有一定差异,但实质上是相同的,两者都是超越空间独立于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只不过一个是世界的本原,而另一个是生命的本原。   最后,老子还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道”的运行方式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他在《道德经》中的好几个章节均有描述,比如在第三十七章中是这样描述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那么,作为世界本原的“道”的运行方式为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呢?这是由于“道”特殊的存在方式所决定的:“道”在创造万物的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它是无所作为的,因为它并没有三维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有所作为的时表现出来的从三维物质空间的某一部位向某一部位发生作用的现象,这是它的特殊的存在方式所决定了的。但是“道”的无为又并不是真的停止不动,无所作为,它是时时刻刻都在运动着,作为着,世界万物都是通过它的运动被它创造出来的,因而它又是无不为的,这是它的能量属性所决定了的。 同理,作为生命本原的生命能量信息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也是以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进行的,说它无为,是因为它并不存在三维物质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从生命有机体的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调控现象,这是生命能量信息体没有大小远近等量的差别的性质所决定了的;说它无不为,是因为生命活动过程中蛋白质的加工合成,细胞的分裂,生命体中几大系统有条不紊的协调运转,生命的记忆、思维及运动作功等一系列区别于非生命物质现象的复杂过程无一例外都是它在背后支配着、控制着,这是生命能量信息体的能量属性所决定了的。    四、人体自动调节现象及其作用机理(2)    生命世界里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自动调节现象,自动调节现象是指生命体自动地恢复原来状态或者为了生存自动地改变机体结构以适应生存的现象。比如,我们对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会自动调节,当外界非常寒冷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以产生大量的热量来抵抗寒冷,当外界气温较高时我们的毛细孔便会自动扩张,身体里的水分通过它渗透到体表外蒸发以散发热量。又比如,组成人体组织的各种成份的比例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当抽血后人体会逐渐地自动造血以维持原来的比例,因而经常献血的人其体内的血液并不会比一般人少。又比如,人体组织受伤后伤口会逐渐地自动愈合,甚至骨折后通过手术的连接也能逐渐地自动长得连在一起。再比如,身体瘦弱的人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逐渐变得更加发达,身体更加强壮。当然,不仅仅是人,几乎所有生命者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种现象。比如在低等动物生命里的再生现象,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一只来,蚯蚓被从中间截成两段后每一段却还能长成一只有头有尾的蚯蚓。又比如,一些水里的微生物在有O2的情况下表现为好氧呼吸,而在无O2的情况下却转为厌氧呼吸。   那么,生命自动调节现象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呢?如前所述,由于人体是由时时刻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存的生命有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一般情况下,生命有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之间处于一种时时刻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状态,我们先来分析生命自动调节现象中生命自动地恢复原来状况的情况,以伤口愈合或机体再生现象为例来作分析说明:当生命的有机体出现伤口或者被截去一小部分时,生命的另一组成部分--生命能量信息体由于它的特殊的存在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探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研究”

  • 下一篇文章: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其意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疾病”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疾病”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疾病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