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 【字体: 】  
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7:27   点击数:[]    

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恶性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明显低下(P<0.05或P<0.01)。        3.2  B淋巴细胞及表面抗原(CD19、CD20)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的体液免疫是B细胞及抗体依赖的杀伤作用。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与肿瘤抗原结合,处理和递呈肿瘤抗原,从而诱导T细胞对肿瘤的应答。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是多克隆异源性抗体。CD20是一非免疫球蛋白产物,参与细胞激活,是B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前B细胞至活化B细胞时表达这一分子。而CD19作为全B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是B细胞活化的共受体[13],在B细胞活化后消失,在外周血中正常分布为8%~15%。通过对CD19与CD20的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14]。本文对50例肿瘤病人的CD19、CD20进行检测,其中恶性肿瘤病人组CD19与CD2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表明肿瘤体液免疫也明显受抑制,与文献报道一致[15]。         3.3  NK细胞及表面抗原(CD16、CD56)与肿瘤的关系  NK细胞是正常机体中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细胞毒性作用的淋巴样细胞,是一种广谱的杀伤细胞,对阻止肿瘤生长起重要作用。NK细胞是不同于T 、B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群,它们在体内相对较少,它们来源于骨髓的大颗粒细胞。它们不需预先致敏即能分泌细胞毒因子,从而杀伤肿瘤细胞[16] 。虽然NK细胞无靶细胞特异性,但在缺乏抗体和ADCC效应时,它们表现几种水平的靶细胞选择性:首先,它们对肿瘤细胞比对大部分正常细胞更具毒性作用;其次,不同的NK细胞克隆对不同来源的肿瘤类群表现不同的细胞毒模式。NK细胞代表了宿主抵抗原发和转移部位肿瘤生长的第一道防线,并通过T细胞补充特异性抗肿瘤应答。在某种意义上说,NK能强烈杀伤肿瘤细胞。有研究表明,体外介导杀伤大多肿瘤细胞的细胞亚群,90%以上是激活的NK细胞[17,18]。NK细胞表面标志主要是CD16和CD56,其中CD16一般表达于未成熟NK细胞表面,CD56于成熟NK细胞表面,二者有交叉。其表达水平与NK细胞的整体活性具有相当的作用,其下降提示机体NK细胞作用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发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2]。陆云等认为[19]CD16或CD56细胞数与NK细胞活性相关性随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而变化。张峻梅等[20]认为,肺癌病人NK细胞数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50例肿瘤病人和31例健康人的NK细胞即CD3+/CD16+56+进行比较,恶性肿瘤病人NK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这并不说明恶性肿瘤病人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时,NK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NK升高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测定时T+B+NK的值应在95%~105%之间[3],而T、B细胞值均降低,为了维持总淋巴细胞数量的恒定,NK的测定值升高,其实恶性肿瘤病人的NK细胞活性是降低的。        3.4  活化淋巴细胞及表面抗原(CD25、HLA-DR)与肿瘤的关系  静止T淋巴细胞在接受刺激后可发生增殖活化而形成效应细胞,表现为细胞因子的分泌及细胞因子受体和粘附分子在细胞表面表达。T淋巴细胞活化需T细胞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为第一信号,同时又必须辅以第二信号即共刺激分子的结合,而T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是以细胞因子与IL-ɑ受体(IL-2R)的结合为启动信号的,故可以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的CD3+/HLA-DR+、CD3+/CD25+等活化抗原来监测T淋巴细胞活化状态。本文通过对5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31例健康人CD3/HLA-DR和CD3/CD25进行测定,发现恶性肿瘤病人CD3+/HLA-DR+显著降低(P<0.01),表明活化T细胞减少,但其中并不说明没有产生活化T细胞,而是因总T细胞减少而导致其数值降低;CD3+/HLA-DR-升高,静止T细胞则相应增多(P<0.05);CD3-/HLA-DR-显著降低(P<0.01),表明活化B、NK细胞也减少;而CD3+/CD25+无显著变化(P>0.05);体外的活化T淋巴细胞试验证明,许多细胞因子可增强HLA-DR的表达,如IFN、IL-1、TNF-2等,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效应[21]。本文对10例恶性肿瘤病人应用白介素-Ⅱ和高聚生治疗3个月后,所测活化T、B、NK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表明T、B、NK细胞开始活化,而CD3+/CD25+细胞无明显增加,可能与白介素-Ⅱ治疗病例较少有关。此外,本文检测结果还发现CD3+与CD3+/HLA-DR+呈正相关性(r=0.49,P<0.01)。        3.5  免疫治疗与肿瘤的关系  免疫既影响肿瘤生长,肿瘤的宿主也会发生免疫的改变,如果能使免疫低下的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得以调节,必然有利于肿瘤的控制。许多研究表明,患有肿瘤的个体可对肿瘤产生免疫抑制。随着人们对人类肿瘤抗原分子的认识,肿瘤细胞具有抗原性并能引起抗体免疫应答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免疫治疗作为癌症治疗方法的一种,主要通过宿主天然防御机制或天然哺乳动物材料做药物而发挥抗肿瘤效应,生物疗法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已成为癌症治疗的第四种重要方法。本文结果提示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免疫治疗可改善病人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同时,亦可直接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体外试验中,IL-2的使用提高了淋巴细胞对肿瘤的反应性[22],IL-2用来刺激产生LAK细胞,LAK细胞可依一种非MHC限制方式识别新鲜肿瘤细胞,而不识别正常细胞[23~25],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本文对10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高聚生、IL-2免疫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各分子的变化,其中CD4+/CD3+、CD3+、CD4/CD8比值、NK细胞(CD3+/CD16+56+)、活化T淋巴细胞(CD3+/HLA-DR+),活化B、NK细胞(CD3-/HLA-DR+)较对照组均显著性增高(P<0.01)。这表明经过免疫治疗后,体内肿瘤分泌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减少,机体通过T细胞的免疫应答,导致CD4+T细胞活性加强,调节激活了T、B、NK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参考文献】    1  毕爱华,龚非力.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2-848.        2  Gabriel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immunology USA,1991,583-589.        3  Becton Dickinson Immunocytometry systems simultest IMK-lymphocyte regent source book,1995,3:9.        4  张盈华.流式细胞仪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4):203-204.        5  张鲁榕,孔宪涛,张浩,等.流式细胞仪分析100例正常人T细胞亚群.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8(5):367-368.        6  Vemen C,Maino A. Rapid of flow cytometric method for meaning lymophocyte  subject activation. Cytometry,20(1):127-133.        7  朱里伟,李克敏 薛承锐,等.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1994,21(3):209-213.        8  肖刚,赵则.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45、RA+和CD4+、CD43、RO+ T细胞的变化意义.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62-364.        9  Mc Michael. Monoclonal antibody in clinical medicine.Academic Press,1982,24(1):366.        10  苏燎原,徐映东,耿勇志,等.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的初探.免疫学杂志,1992,8(4):251.        11  付体辉.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9,17(6):366.        12  Morton BA,Ramey WG,Paderon H, et al.Monoclonal antibody defined phenotypes of regional lymph node an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be subpopulations in early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1986,46:2721-2726.        13  Vincent T.Devita,Jr MD.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5th  edition 73.2004.        14  周亚华,张安成.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1999,14(5):273-275.        15  韩晓红,石远凯,冯奉仪,等.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4(5):273-275.        16  YoKoyama WM.Natural Kill cell receptors specific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上颌第一双尖牙纵折粘结冠及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分析

  • 下一篇文章:表达结核分枝杆菌Ag85B与GST融合蛋白的DNA疫苗构建及免疫保护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流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