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趋势,是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那么,任何国家、民族和地区,不论对全球化持何种态度,无论赞成还是反对,自发还是自觉,积极还是消极,主动还是被动,或迟或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实际上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无论愿意与否,中国的发展都不可避免要纳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而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任何国家都必须正面应对,简单地选择拒绝开放和实行保护主义是行不通的。只有参与其中,应对得当,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对发达国家是如此,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发展中国家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才有可能走向振兴。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近半个世纪内曾经一度游离在世界经济发展之外,错失了几次与西方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机会。今天全球化的大潮扑面而来之际,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全球化,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审时度势,采取相应的策略,才是关键之所在。全球化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尽量减少风险,使我国能比较顺利地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如果面对现实采取鸵鸟政策,或者执意逆潮流而动,我们便又会与世界潮流的汇合失之交臂。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才有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有我们的发言权,也才能谈得上赶超发达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表面上保护了民族经济,实际上保护的是落后的经济体系,到头来必然使民族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差距更大,从而终究会被发达的经济体系冲垮。这已经为中外许多历史事实所证明。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不管以何种名义反对参与全球化,都无异于扼杀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其次,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有所作为。无可否认,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并非只是机遇,更大的其实是挑战,其中还充满了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因此,参与全球化决不是一路鲜花飘香的坦途。时至今日,全球化的进程还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也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由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经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推动的,而这些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各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和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这种竞争和较量中确实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也有相当的事例证明,在这场不公平的竞争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盲目的乐观肯定是有害的。但是,因为存在着风险,需要付出代价而拒绝参与全球化进程,也决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出路。实际上,只有积极参与,有所作为,才能逐步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处境。在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2000年2月16日在南洋理工大学发表演讲说:“在(新加坡)建国初期,我们所做的一项与一般第? 澜绻也煌木龆ǎ堑钡谌澜绻胰衔绻笠凳前鞯谌澜缡保颐侨椿队绻笠登袄赐蹲剩颐且惨虼硕晒α恕O衷谖颐且膊挥Ω孟褚话愕谌澜绻夷茄扇」抑饕迳逝ê竦恼撸颐堑奶群桶焓路椒ū匦刖哂泄使邸!雹僦泄诙酝饪藕筒斡肴蚧讨兴〉玫木薮蟪删停菜得鞣⒄怪泄以谌蚧讨胁⒎亲⒍ㄊ鞘浼遥溆饕【鲇谧约旱淖魑筒斡氲姆绞健?BR> 还应该看到,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力量及其对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近代全球化进程开始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就发生过变化,开始的霸主是英国,后来是美国,现在欧盟和日本的力量又在上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来,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发达国家企图主宰和控制全球化进程也越来越不可能。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和达沃斯会议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谈判宣告破裂时,许多代表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可以预见,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将更加高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要成功地参与全球化,关键在于学会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操纵制定的,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也完全能够从承认和遵守规则,通过参与过程的实践,逐步过渡到修改和制定游戏规则,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效益。总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有所作为,正如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
再次,保持冷静清醒,警惕各种风险。由于各种力量的不均衡和规则的不公平,全球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实充满着各种风险,其中既有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种经济风险,也有涉及国家主权的政治风险和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国家安全。许多事实说明,西方确实有某些势力企图通过全球化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前面引用过的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997)一书中的若干话语,以及西方一些政治家言论中昭然若揭的用心,用不着特别的注意就能觉察。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趋势的背景下,西方一些政治势力也制定了它们的“全球主义”谋略,企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新的霸权。因此,我们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对这种“全球主义”的意识形态保持警惕。全球化包含着事实的层面,也包含着价值的层面;前者是一种客观趋势,后者则是一种主观意图。尽管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决不会服从于某些人的主观意图,但当这种意图与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力量结合时,就有可能对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发生重大影响。当我们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时,确实应该警惕“全球化的另一面”,即有可能成为“陷阱”的一面。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在《全球化的利弊》一文中指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的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①我国也有学者指出,“全球化陷阱也许还不只是经济表象掩盖下的政治陷阱,而是经济掩盖与政治设计共同营造的文化陷阱。因为,‘新全球主义者’确信,在‘一个新的文明’的世界地图上,无须标示或不允许标示文化差异的界限。”②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政治和文化带来影响,全球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法则,“隐于全球化背后的无疑是一种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主义,它不仅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是这样,就是对于发达的欧洲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实际上全球化所要求的正是以美国为标准的全球范围的趋同性。我们所需要的是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同时又不受制于全球化的影响。”③这里所分析和批判的,实际上就是“全球主义”的意识形态。需要我们警惕的,就是这种意识形态。
总之,面对全球化,我们既要积极参与,有所作为;又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冷静,妥善应对。既然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不可抗拒的趋势,人们只能利用它而不可违背它,那么,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国际交往,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同时,既然当代全球化具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自觉地推行其“全球主义”的战略并未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盲目追从,而必须警惕各种风险,始终保持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