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民族主义
   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      ★★★ 【字体: 】  
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09:3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常被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所调动和激起,并往往发展到极端和狭隘的程度。“3·11”日本地震引发了最近一次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但通过新浪微博可以发现,此轮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回落,并在针对日本地震的话题讨论中,出现了很多理性的、有建设性和反思性的言论,这与此事件的性质、Web2.0的传播特性以及国民心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 日本地震 新浪微博
      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和特点“民族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话语之一。

    “网络民族主义”来自民族主义与互联网的结合,闵大洪先生为其做了一个广受接纳的双向定义:1.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民族主义言论、情绪和思潮;2.表达、鼓动民族主义情绪,制造、扩散民族主义舆论,并在某些情况下推动现实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网络传播行为。①一般来说,网络民族主义表现为四种形态:表达情绪、制造舆论、组织游行、黑客攻击。②究其规律而言,网络民族主义的激发和调动,往往是由一些突发性的、含有与对象国(当事国)有关信息的负面事件所引起。这些负面事件又分为:“他们的罪恶”、“他们的报应”和“你竟敢喜欢他们”几种。第一种如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导弹袭击事件,这次事件引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并导致“强国论坛”的诞生;第二种如美国“9·11”事件,这次事件后不少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欢呼祝贺,后来引发了一系列对于粗陋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的反思;第三种如世博会韩国馆发生的“SJ事件”(又称530事件),这次事件引发了随后的“6·9圣战”。

    选择新浪微博作为观察对象的原因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随之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还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氢爆炸和核泄漏事故。地震发生后,该事件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中心事件。根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沈阳教授在2011年4月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显示③,截至3月20日,关于日本地震,百度新闻搜索条数是637000,各论坛帖子及微博数量总和是5199751。在第一季度互联网热点事件中,日本地震位居热点事件排行榜中18个事件中的第一。

    同样根据《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日本“3·11”大地震在论坛、微博上的主帖数分别是:天涯404,000;凯迪9,270;强国论坛44,500;中华网80,300;西祠胡同88,600;猫扑111,000;新浪微博1,044,070;腾讯微博3,259,169;搜狐微博91,761;网易微博67,081。

    从上列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在各论坛和微博上,新浪微博是主帖数最多,相应也是信息最密集、观点最集中的。同时借着微博具有的推荐、转发等机制,其信息流动和扩散在网络上最为显著。

    日本地震后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在新浪微博上的体现在这百余万的帖子里,围绕邻国日本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新浪微博博主们发布信息、转发帖子、表达情绪和观点,迅速构成了阶段性和结构性的话题群。广州媒体人、新浪微博主pophe在微博上说:@pophe:日本大地震后,围脖上第一轮发言是文科生来输出生命平等的价值观;第二轮是观察家对日本高度发达的硬件软件和国民素质的佩服;第三轮是爱心人士对猫叔和猫岛的关怀;第四轮是理科生出来解释预测和预警的区别,核电站的构造……微博比任何官方媒体的表现都好得多。

    与此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围脖以幸灾乐祸的方式体现出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有甚者,有网民专门聚会吃饭,以示庆贺,并把挂有庆贺标语的聚会照片发到网上,并转到新浪微博上面。

    而这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被很多微博主所关注,并针对性地做了评价。这些内容从侧面展示出带有极端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言论在日本地震、海啸后涌现的情况,并传递出对此现象的感知、警惕乃至愤慨。

    在此过程中,与过去网络上曾出现过的网络民族主义有所区别的是,通过微博上的发帖,也可以观察到对以幸灾乐祸的方式发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行为的批判、反思和自省:@赵世龙1967:日本地震,网上幸灾乐祸一片。真不该啊。

    犹记“5·12”地震,震后30多小时,北川中学第二教学楼……第五天,才得到中国政府同意的日本救援队员,在这里展示了他们的专业,切割工具半小时就打开了塌陷的楼板,拖出几具尸体……@crr清影:因为这几天看电视剧,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残杀国民电视场面看多了,刚听到他们地震,我心里也有个声音:“该死。”然而马上转念,为无辜的人祈祷并对自己居然有这样的念头感到羞愧。

    就在震后第二天、第三天,日本地震海啸话题所引发的舆论场被参与者和观察者辨识出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方面的“自净化”现象:@鲍鹏山:这几天,我的一些有关日本地震引发一些国人幸灾乐祸的帖子被转载了数千次,跟帖发言的也有数千条。绝大多数的帖子都坚决反对幸灾乐祸的行为。这让我非常欣慰,要是在十年前的“9·11”,可能情况没有这么乐观,十年了,我们进步了很多!为了国民的体面和尊严,我们继续加油!@王占郡:从日本地震后这短短十个小时微博上的相关内容来看,围脖在快速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灵魂,以及中国人的文化,从而改变着世界。这种集体大反思,这种良知和仇恨的剧烈碰撞,这种人性的重建和回归,发生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广,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中国的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微博!@罗永浩可爱多:跟前些年相比,我感觉这次地震蹦出来的民族主义愤青好像明显少了,说人话的人的比例也在大幅度增加,互联网的信息推动了观念的进步。当然,也可能是社会化网络造成了鱼找鱼、虾找虾的局面,所以容易产生错觉,没准粪坑里多热闹呢。

    研究发现

我们可以从如上过程中看到以下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与问题:一、日本地震后,从新浪微博上可以看到,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从正面(幸灾乐祸、大肆庆贺、恶言咒骂等)、侧面(搜索和统计,引述相关民族主义言论)、反面(批判和驳斥相关民族主义言论,甚至咒骂相关现象和相关网友)能明显观察到;二、狭隘民族主义言论及其反映的极端情绪呈现时起时落的态势,在地震后的十多小时内,极端言论就呈现出走弱的趋势,后来间或出现,也迅疾被灭或自灭;三、新浪实名认证的“明星”微博客(即带“V”的微博),尤其是其中的学者和媒体人,在与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辩争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上面举出的学者鲍鹏山、记者赵世龙、文化名人罗永浩等等。

    解读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有以下的研究发现:一、有几个特定对象,如美国、日本、韩国,偶尔也有法国,是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激发中介。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少网民很容易在与这几个对象国有关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调动起民族主义情绪,并在网络传播的共振效应中走向极端。

    二、此次日本地震,可归为“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

    虽然都是对“异质的他者”的反应,但与“他们的罪恶”类和“你竟敢喜欢他们”类的突发事件比较起来,“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所激起的民族主义更多表现为表达情绪、制造舆论,而后两者还往往伴随有组织游行、黑客攻击等行为和现象的出现。

    三、“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一般也蕴涵着与“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相对应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的解读,是一种近代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辩驳;当然也不能否认“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中,包含着对“历史记忆正当性”的诉求,这反映在不少帖子中所指出的,日本不正视历史。

    四、作为Web2.0的典型运用,微博具有传播、自传播、分享、互动、话题聚集等综合特点,在微博上,事实性信息、观点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边境社会稳定的关系 刘苏荣

  • 下一篇文章: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历史原因和国家法的应对策略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尘埃未定时的反思
  • ››○尴尬的先知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
  • ››○近代中国教育民族主义的畸变
  • ››○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
  • ››○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 ››○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
  •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 ››○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
  • ››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