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评价、情绪性言辞能够即时反映、互相纠缠、复合印证,因此处于具有结构性信息提纯能力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环境下,通过这种公共空间的循环反馈和协同作用,最终有利于使其微内容、微价值的聚合力量得到彰显。千千万万的碎片在议题的影响下又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关联和聚拢,并在互动中凸显出强交流效应和理性的内在导引效应。
五、新浪微博同其博客的成功之道一样,注重名人的信息影响力。在很多热点话题上,名人都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并影响着讨论的深入和议题的走向。
学者徐贲曾论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现代集体意识。现代民主必须依靠某种政治之外的群体感,语言文化性的民族能提供这一群体感。就唤起情感性忠诚而言,这样的民族是当今最大的特殊群体;而就其涵盖不同年龄、性别、阶级人群的普遍特征而言,这样的民族又是最小的可资我觉察的群体。个人是根植于群体的,而民族文化是构成个体身份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可以提供个人身份认同的文化性群体条件。现实文化群体和政治群体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民族主义具有价值。④但是,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却因其蕴涵“受害幻想”、“敌视”和“歧视”倾向以及暴力倾向,会导致极大的负面作用,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愿Web2.0时代的网络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公共空间意见交流观点碰撞的平台作用,使得民族主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危机报道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分析”(项目编号:10YJA860003)的研究成果]注释:①②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载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483③沈阳、邓敏:《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2011年4月,http://www.fanpq.com/pdf/201101yq.pdf④徐贲:《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第208页。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