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源上有一个比较好的准备,那么一旦失败,其后果不堪设想。在高层次上建设民主,实践失败的代价巨大,选择的空间比较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在知识上有更多的准备,在进行实践之前,先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避免严重的挫折,才能顺利推进中国民主的发展。
显然,中国村级民主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通过各方面进行开放式实践的努力,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开放式的研究,有关民主发展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并对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可能成为中国城市民主、较高层级民主制度的发展之路。在这一进程中,学者和知识发挥的作用开始时可能比较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学者和知识没有多大的用处。中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除了需要开放式的实践之外,还需要开放式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只有这样,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低成本、高质量稳定地演进。
总之,在当今社会里,知识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实际上,人类文明本身就是知识文明的累积性发展的结果。但是,权力、金钱与机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非所有知识都有利于发展,坏知识不利于发展,而好知识也未必直接有利于发展;私益知识可以通过市场的方法得以配置,并促进发展,但公益知识只能通过开放的公共领域,实现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学者的作用是有限的,但通过开放式的研究,积累各种各样的公益知识,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凯恩斯说:“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①凯恩斯可能夸大了知识对实践的作用,但是的确说明,当实践需要知识时,思想的力量将是无穷的。对此,开放的公共领域可能是适当的替代选择,有了开放的公共领域,思想活力就有了源泉,知识资源也能够适当地在实践领域进行配置。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指出,政治发展对于消灭贫困和促进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②。可以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政治文明和开放性的制度文明,可以让中国在新的世纪里稳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社会,让古老的中国在新的世纪里真正焕发新的活力
①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30页。
②UNDP,HumanDevelopmentReport2002:DeepeningDemocracyinafragmentedworl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