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三框 依法惩治犯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用法律保卫国家安全的实例,表明我国法律的性质;用法律打击抢劫、盗窃、赌博、贩毒的实例,表明我国法律惩罚犯罪的作用;用事例说明禁毒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解如何依法惩治犯罪,认识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在收集案例中认识违法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提高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法惩治犯罪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刑法的功能,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重点分析: 本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刑法教育,主要讲述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抢劫、盗窃、贩毒等重大犯罪,从而使学生认识我国法律的性质及惩治犯罪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主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规定了严厉的刑罚;二是抢劫、盗窃等的侵害财产的犯罪一直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三是区分赌博活动与赌博罪,青少年要远离毒品。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采取对比方法,让学生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系列的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如请有关部门给同学们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是否存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如果有,了解其原因,并谈谈你自己的感想;看有关录像资料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给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要依据刑法,惩治犯罪。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对几种主要犯罪的依法打击。 依法惩治犯罪(板书) 一、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板书) 案例分析:孙忠景、林跃杉、高元德间谍案 学生结合书上吴某的案例分析,我国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为什么规定了这样严厉的刑罚?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因为他们的犯罪行为,是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是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一类犯罪。国破则家亡,所以我国刑法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