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政治 → 初一政治教案 |
|
|||||
情绪需要调节 教案(一)-教学教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16 19:53:31 点击数:[] ![]() |
|||||
能力目标 思想觉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哪些? 讲授新课 二、情绪需要调节(板书) (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 ,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李伟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没有类似的感受?这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一)初中生的情绪特点
强烈性
自控能力差
观看录像:《青春与法律对话》第一个故事。 (提问):初中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对于不良情绪应该怎样进行调节呢? (二)调节情绪的方法(板书)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1、转移注意力 教师总结:转移焦点,当我们苦闷、烦恼时,转移注意力到有兴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的方法),这样情绪会慢慢好转,改变环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玩,或 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等。 2、合理发泄情绪 教师总结:这些方法指的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除心中不良情绪,合理发泄不等于放纵、任性、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意发泄,不仅不能调控好不良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害处 3、主动控制情绪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1)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 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2)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3)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4)升华法 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产生积极情绪。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愤,写出《孙膑兵法》,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