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阅读辅导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 【字体: 】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46:00   点击数:[]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香蕉又名甘蕉,属芭蕉科植物。它果肉甜软,风味芳香,深受人们A_,是著名的岭南四大佳果之一。
香蕉不仅甘香可口,而且营养十分全面、丰富,从营养价值来看可称水果之王。营养化学的实验研究证明,香蕉所含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分别是苹果的3倍5倍7倍;葫萝卜素和铁含量分别是苹果的3倍;磷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高达苹果的6倍。英国谚语说:"每天吃一个苹果,不用找医生。"说的是多吃苹果有益健康;但是营养成分与香蕉一比,苹果就_B了。香蕉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现今非洲、亚洲一些热带地区,人们常年以生、熟香蕉为食,体格普遍健壮。
①香蕉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②明代《本草纲目》说甘蕉"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止渴润肺。"③《本草本原》说它"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牌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④民间用香蕉根、茎、叶捣烂绞汁外用治牙痛、市肿,用香蕉花治"心痹病"。⑤国人一向把香蕉当作止咳润肺,治便秘、痔疮出血,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的食疗佳品。
在外国,也早已有人进行用香蕉治疗疾病的研究。美国迈尔斯和罗斯医生研究证明香蕉食疗法可以限制摄取含氮素的成分,减轻肾脏的负担,是肾脏病人的理想食品。美国爱德医生还用香蕉和牛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做成一种完全营养的食物,治愈了儿童的败血病。
香蕉易手栽培,产量高。岭南香蕉不仅种植面广,而且常年结果,四季不断。为了你的健康,诸多食用香蕉。
1、为文段中A、B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A:_a喜欢b喜悦C喜爱d喜好 B:_a原形毕露b不言而喻c是非分明 d相形见绌
2.为全文划分段落层次(标在原文),并概括段意。(4分) 答:
3、第二自然段用什么材料说明香蕉"营养十分全面、丰富"?请分别从营养"全面"和"丰富"两个方面概括有关材料的内容。(6分)
答:(1)说它营养"全面",是因为______ (2)说它营养"丰富",是因为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3分) 答:
5.按第三自然段的语句顺序划分层次,解析说明顺序,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 A.1/2345;由概括说明到具体说明。 B、12/345;由原因说到结果。
C.①234/5;从古代说到现代。 D.1/234/⑤;由几种价值说到多种价值。
6.选出对文段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
A、香蕉甘香可口,营养全面而丰富。 B、香蕉治愈了儿童的败血病。
C、多吃香蕉和苹果,均有益健康。 D、古今中外的人们都重视香蕉的药用价值。
[参考答案] l、A c B d 2.①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说明香蕉甘香可口。
②第二自然段为第二段。说明香蕉的营养价值。 ③第三、四自然段为第三段。说明香蕉的药用价值。 ④最后一段为第四段。说明香蕉易栽高产。 3、(1)香蕉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铁、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 (2)香蕉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各种成分的含量比其他水果高。
4、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5、A6、B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阅读理解--听人事背地里

  • 下一篇文章:阅读理解《一个七美元的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初二课外阅读测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初二课外阅读测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墙》阅读理解
  • ››《剥豆》阅读理解
  • ››语文之友阅读指导与训练(中)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
  • ››第五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 ››初一上学期课内文段阅读精选(附答案...
  • ››《朋友》阅读理解
  • ››语文之友阅读指导与训练(上)
  • ››《特殊的听众》阅读理解
  •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