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阅读指导 → 杂文收录 |
|
|||||
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37:28 点击数:[] ![]() |
|||||
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 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生义,应撇开字形,按照其读音并联系上下文语境去寻找本字。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其中“畔”用本义“田界”、常用义“边侧”都讲不通,可以判断它就是通假字,根据语音结合语境可寻得本字“叛”。 下面的练习记录了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通假现象三十六例,你能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吗?试一试! 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3. 由,诲女知之乎? <<论语>>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5.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山市>> 6.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7.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 8.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9. 满坐寂然,无感哗者。 <<口技>> 10.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1.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12.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13.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14.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核舟记>> 15.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核舟记>> 16.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1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18.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19. 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市飞泉亭记>> 20.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1.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26. 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资去。 <<越巫>> 27.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28.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29.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30.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31.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鱼我所欲也>> 32.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隆中对>> 33.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34.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35.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36.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编者建议:三十六计,记为上策。初中文言文涉及的通假字有五六十个,大家若能再总结一些通假字补充进来,在掌握的基础上熟记,那你就既享受了一次快乐的探究性学习之旅又能在中考时收到一定成效。 附答案: 1. 强通“僵”,僵硬。 2. 说同通“悦”,喜悦,愉快。 3.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4. 最后一个知同通“智”,聪明,智慧。 5. 乌同通“无”,没有。 6. 裁通“才”。 7. 扳通“攀”,牵,引。 8. 帖通“贴”,贴上。 9. 坐通“座”,座位。 10. 少通“稍”,稍微。 11. 止通“只”。 12. 要通“邀”。邀请。 13.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14. 诎通“曲”,弯曲。 15. 衡通“横”,横着。 16. 简通“拣”,挑选。 17. 与通“举”,推举。 18. 反通“返”,返回 19. 暴通“曝”,晒。 20. 见通“现”,出现。 21. 畔通“叛”,背叛。 22. 曾通“增”,增加。 23. 衡通“横”,梗塞,不顺。 24. 拂通“弼”,辅佐。 25. 具通“惧”,全,皆。 26. 资通“资”,资财,钱财。 27. 不通“否”,吗,表疑问。 28. 辟通“避”,躲避。 29. 辩通“辨”,辨别。 30. 得通“德”,感激。 31. 乡通“向”,从前。 32. 已通“以”。 33. 信通“伸”,伸张。 34. 被通“披”,披着。 35. 支通“肢”。 36. 阙通“缺”,缺点。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