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阅读指导 → 杂文收录 |
|
|||||
课程改革,想说爱你真不易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27:18 点击数:[] ![]() |
|||||
课程改革,想说爱你真不易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单寺中心校 张智祥 赵春霞 联系电话:0543-3550275 邮编:256659 张智祥:94年参加语文教学,至今已有十几个春秋。所撰论文在市、区均有发表。2002年,高教自学考试获本科学历。历年来所教学生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们都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谓是“革命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对“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新名词又有了新的理解,对新课程正在由当初的等待、观望、困惑逐步走向适应。诚然,经过走进新课程教学、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我们老师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我自己也有一些感悟与反思,列出并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只用。 问题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慢,怎么办?为抢进度,有时不得不采取“老方法──老师讲”来赶进度,行不行? 问题二: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容易,而让学生静心阅读,潜心感知教材较难,如何解决? 问题三:我们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并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课堂上总有一些“看客”存在,怎么办? 问题四:学生会说不会写,而考试无法完全体现其能力,怎么办? 问题五:上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自己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是否所有文章都要采取新教法,换换口味行不行? 问题七:课堂上学生乱发问,怎么办? 问题八:现在制约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是评价。期末考试怎么考,中考如何考?教师们心存顾虑,举步踌躇。 针对以上这些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 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2、 讲课前精心设计所提问题 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尽可能地考虑细致全面些,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先提出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再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问情况把学生没有提及而教师认为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再向学生提出。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和能力,又可以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安排和调控好课堂时间 既然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那么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也应是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成员之一。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有效果的。而且,在进行讨论时,老师还要注意对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和调控。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再者,毫无边际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休止,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当然,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有个结果,存疑也可以,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 4、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并非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可以让全班所有的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写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抽调部分学生的作业,放在实物投影或投影仪上打出来,再进行评讲。这样口头发言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就可以较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避免“看客”的出现。 5、 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做到认真反思。时时刻刻做好反思札记,已备以后查用。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