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      ★★★ 【字体: 】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23:07   点击数:[]    

大家知道,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非常名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从九九年开始,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一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另僻佳径,这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加上教师事先积极组织发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2 .真情是生活的结晶

  “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少讲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审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 .竞争是激励的手段

  “循环日记”诞生后,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这样,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竞争中, 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 这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二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程序。

  〔一〕建立组织

  1.全班分若干组, 明确组长及组员顺序, 可定期调整。

  2.推选若干学生任评委, 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二〕明确要求

  1.一组一本日记, 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 每天一篇, 内容、体裁不限。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 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 并定下评语, 然后在做作者, 也写一篇日记供交流。

  2.一轮回一评比, 评委在教师指导下公开公正操作。

  3.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

  4.评比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 最佳作者若干名, 最佳读者若干名。

  〔三〕若干组学生同时创作

  〔四〕评委记录

  1.总体创作情况评价。

  2.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名单及中选的理由简述。

  3.合理化建议。

  〔五〕奖励措施

  1.课堂表扬, 公开朗读。

  2.校刊登载或县、市文学刊物推荐。

  三 “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效果。

  1.一石激起千层浪

  活动伊始, 学生热情高涨, 群情振奋。两年多来, 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把写作当成 一种需要, 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循环日记”如一股清新的风, 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 更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 实现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化。

  2.小荷已露尖尖角

  学生习作内容和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写人、 叙事、状物、绘景;小说、诗歌、散文、杂感……这里给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文章在校刊《蓝天》,县办文学刊物《蒲园》上多次发表,尝到了成功喜悦的他们,更是信心十足,热心倍增。读他们的文章,我们总惊讶于他们对事物的敏感,以及判断的准确和爱憎的分明。

  3.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对他人写出的文章评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谴词造句----可谓全面、细致,结果是既提高了写作能力、鉴赏水平,更对大家的写作热情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对于批改者而言,同学作文的优点,能加以吸收;缺点,则加以摈弃,对被批改者来说,因意见中肯,也常常成为“美芹”。总之,受益是双方的,更是大家的。
“循环日记”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可以说,“循环日记”使学生健步踏入了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它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这一做法,不仅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转化传统写作观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例谈中考口语交际的考查

  • 下一篇文章: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实验简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