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 【字体: 】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12:00   点击数:[]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教学论文---qzl5811)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邱志兰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学生的思维要往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里靠。稍有“出轨”,便被指责为“不专心”甚至“破坏课堂纪录”。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天性,使语文课和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脱了节。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按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应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利用意外情况与授课内容快速合理的契合,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导到正常的教学上来。它是语文教师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素质。它要求教师课堂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处置力。不仅如此,它还要求教师具有灵活的思维,能自如地调控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点拨学生,使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动静结合,当好课堂的“导演”,引导学生演好课堂这出“戏”。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中适时地运用教学机智,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初三下期的一天,那是上午第五节课,时间已经接近晌午。我们的教室在顶楼,室外骄阳似火,室内闷热难当。头顶的电扇嗡嗡作响,教室外的居民楼里飘来一阵阵饭菜的香味。我们正在上初中六册里的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在介绍了《汉乐府诗集》和听了配乐朗诵以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教师开始作课文分析:

“同学们,学习《陌上桑》这首著名的乐府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对人物的侧面描写。诗中没有正面描写罗敷的美丽,而是通过对她采桑的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见到她的反应来展示她的美丽……”

“老师,罗敷是美女吗?”一个学生问道。

“当然。你别着急,下面我们就要分析她有多美。”教师回答道。

“同学们,不是想要知道罗敷有多美吗?请大家朗诵下面的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老师,罗敷究竟有多美呀?”

“这古诗怎么这么麻烦阿,干脆直说得了。”下面的几个男生坐不住了。

“老师,你看她不听讲,在画画。”一个平时爱画画的女生索性拿出《樱桃丸子》画起画来。

看来课是上不下去了。如果这时拿出教师的威严说教一番,以往日绝对的权威,肯定能把他们镇压下去,恢复教室的秩序。但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接下来学生仍然是听得索然无味。还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参与进来。

“好,同学们,你们不是想知道罗敷有多美吗?我们许多同学爱画画,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大家仔细研读课文,根据诗里对罗敷的采桑工具、穿着打扮和人们的反应,发挥自己的想像,把你脑海中的罗敷形象画出来。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阿?”

“可以画画呀!”

片刻的窃窃私语过后,学生们开始进入了状态。

不一会,大家踊跃上台展示。各种版本的罗敷不断出现在黑板上。有古典的仕女型、幽默的漫画型、夸张的卡通型、简洁的素描型等等。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领会着侧面描写的精髓,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诠释着自己心目中的罗敷形象。有画罗敷采桑的、有画罗敷夸夫的、还有画罗敷痛斥使君的,真可谓“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学们兴趣大增,热情高涨,忘了教室里的酷热,忘了窗外飘来的饭菜香味……

教学机智是教师长期教育经验积累的结果。它融合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修养、学识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冷静理智、及时有效地处理。把偶然出现的,背离教学计划的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这样,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看似山重水复,最后却柳暗花明。

工作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

通讯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语文教研组 邱志兰

邮编:646000

电子信箱:qzl_5811@sina.com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学语文聆听训练的几种课型

  • 下一篇文章:谁把白纸涂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