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      ★★★ 【字体: 】  
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09:20   点击数:[]    

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

梁永荣 郑留真

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 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读文素质,发展思维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整体理解阅读的三点重视。

一、重视文本要素的识别和理解

识别文体要素是读文的基础。课堂导读首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体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其作用和进一步领会文段的内容。下面以例(一)明示:

段例(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烤着火,也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着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 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的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这……下次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段例(一)以记叙要素及环境描写的识别理解为目标进行的阅读考查。整个文段阅读引导学生明确:①故事发生的时间:中秋过后的一天;②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的咸亨酒店;③故事中的人物: 孔乙己、掌柜和“我”;记叙的事件: 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来咸亨酒店喝酒;④故事的环境描写及作用: A、自然环境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B、环境描写的作用:以自然环境渲染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的悲惨。

阅读这个文段,使学生在识别文体要素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文段的内涵,效果比较好。文体要素的识别和理解一般侧重于下面的一些文体:记叙文、小说、议论文、戏剧文学等。其中议论的三要素阅读考核最为普遍,属重点内容;其次是记叙性文体的记叙要素。引导识别文体要素时应从概念入手, 并结合实例训练具体指导。

二、重视借助关键语言归纳段意和理解结构层次

分析段落、句子间的关系,往往从联结段与段间的过渡段、联结句与句间的关联词入手,归纳段意效果最佳是找中心句。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应引导学生找议论性的句子。下面以段例(二)说明:

段例(二):①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②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③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人。④完全不努力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⑤同样, 不问政治而死读书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的学者。⑥真正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的。⑦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⑧就这一点来说,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含包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段例(二)引导阅读要求明确: ①句为总起句,具有概括下文的作用,是本段的中心句;在文段中表明作者的观点,故也是全段的论点。⑧句归结收束全文段,具有深化论点的功能。②—⑦分别从政治家和学者两方面论述中心句,阅读时应引导分析关联词“只是……不是……”、“是……不是”、“同样”,由此构成分句间及句群②③④与⑤⑥⑦间的关系为并列关系。结合以上分析,段例(二)的层次关系为:总—分—总。

三、重视语言体味和感悟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扣住关键字词去体味、感悟其内涵,从阅读教学角度来说是难点, 也是重点。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框架上把握,又要落实于局部的字斟词酌。这样方能融会贯通,透过语言的外表洞视其内在的实质。下面以段例(三)加以阐述:

段例(三):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着大辫子,……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段例(三)的“标致”一词,显然不是原义“漂亮”的意思。因为文段一开头作者便这样写:“东京无非也是这样”,“无非”一词突出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非常失望的。很明显,文段中的“标致”是褒词贬用,实为作者着意讽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而思想守旧的丑态,实为反语。

以上段例说明,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实施阅读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文段导读只有重视学法的指导,学生才能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其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

                                               (摘选自《综合天地》2004.10)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能意会的,就别言传

  • 下一篇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