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阅读指导 → 杂文收录 |
|
|||||
朗读――语文教学之关键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08:19 点击数:[] ![]() |
|||||
朗读――语文教学之关键 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张正春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读,能帮助理解语义,能帮助再现情境,能帮助领悟内涵,能充实认知结构,能提高语言水平,能发展思维水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对各年段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著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因此,朗读一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如果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对加深课文的理解,培养形象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我们所说的正确,就是读文章时,要读准字音,要用普通话语音朗读,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拉腔唱读,按照标点符号掌握停顿的位置和停顿时间的长短。 流利就是读得自然、流畅、有适当的速度,区别各部分间的轻重缓急。 最重要的还是要读得有感情。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朗读叫“美读”,激昂之处还它个激昂,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的当时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我认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技能和技巧的具体指导。如重音、停顿、缓急、语气等。可按范读—仿读—指点—再读的步骤感情朗读。 首先在朗读时,对每一句话里的关键字、词或短语,都要读重音。《鲁班学艺》中:"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这句话中加横线的字就应读重音。影响我们情绪的字、词或短语,要读重音。特别要注意具有鲜明形象的形容词、比喻词以及重叠词等更要读重音。《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话:"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些加横线的词都要读重音。 其次,注意停顿。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应根据标点符号而定。逗号停一拍,分号和冒号停两拍,句号停三拍,删节号或段落结束停四拍。但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显示某一语气,停顿的时间可以变化,如《我的“自白”书》,“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中间虽用逗号,但这里为了突出“我”的鲜明态度,严正立场,可以多停。古诗节奏鲜明。朗读时更要注意顿歇的处理。 最后,朗读时还要注意语调。语调就是通常所说的腔调,也就是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如老舍的《趵突泉》一文中,有“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这两句话,指导读第一句时,“大泉”读重音,“昼夜不停”和“老那么翻滚”之间气自发而促,马上吐出“老那么”;“翻滚”二字读得很慢,给人的感觉是泉水日夜不停地翻滚,时间久长,没有终止时。读第二句时,提醒注意第一分句是叙述句,语气平稳,第二分句声音稍响,重“自然的伟大”,第三分句声音轻,轻中重读“再不敢”,反复诵读后,学生知道这是因为作者看到的趵突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从而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和自我渺小。学生掌握技术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在掌握了这些以后,我们的读的教学中还要多变化,创造性的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 创造性的朗读,我认为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参与的朗读。举个例子,如:《江南》一课,学生刚开始对读这样的诗很有兴趣。后来因为相似的句式,同样的读法,多读了几次便觉得无味了。这是学生用像音乐那样的节拍读,看谁有不同的读法。学生都在思考,口中念念有词,想出了好几种读法。如:“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或“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学生这时在享受朗读的成功快乐,就像课文中的小鱼一样活波可爱。 总之,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要和作者想在一起,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只有如此,朗读教学才能体现出其美感的一面。 参考文献: 2、《会自己读》陈静逊吴忠豪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3、《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出版社 撰 稿:张正春 通讯地址:四川省阆中市机房街16号 邮政编码:637400 Email:zhzhch001@163.com 电 话:(0817)-6220985(宅)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