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走进语文新天地      ★★★ 【字体: 】  
走进语文新天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7:04:08   点击数:[]    

 走进语文新天地

 

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以课堂教课为轴心,引导学生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拓宽视野,广收博取,不经意地从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并在生活中放飞语文的色彩。

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

“走马场”里走马观花

青少年热情奔放,充满活动,他们喜欢走走、看看、玩玩。为让他们在玩乐中有收获,教师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积累题,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假日逛街、游玩的途中,留心一下店名、标语及名胜古迹外的对联、诗词,把“怦然心动”的摘下来,不失为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方法。例如,“桃花源”酒店的名字让人感受到酒店内陶渊明理想社会的那份宁静;“鱼得水”游泳池、“根根计较”理发店的名字让人领略到比喻、夸张等修辞带来的语言形象美。

游江南第一庙,了解曹娥碑文“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绝妙之处;览书法圣地,感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兰亭书法节盛况;看人间天堂,领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光;登五岳之首,亲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生活中蕴藏着许多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走马场里,走马观花,不亦乐乎?

“新视听”中赏心悦目

    年轻人的世界是音乐的世界,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把意象优美、韵味无穷的歌词引入到语文中。据此,我大胆地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好歌好词唱出来,写出来,评出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浅是深我都过;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我都喝;人生是辆五彩的车,是风是雨我都走”等歌词运用了反问、比喻、排比、对句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暗示了人生真谛,既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又给人以思想上的教益。如果巧妙地把它们引到文章里来,无疑给学生稚嫩的文章增添了不少理性的色彩。

看电影,电视也可以积累语言。学生平时最怕写作文,而给文章取个好题目又是难上加难。假如把电影、电视的名字活用过来,那会出现怎样的惊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暖冬》《亲情树》《邂逅》《心雨》《小鬼当家》这些片名竟都成了学生作文的题目!

歌词也好,电影、电视也罢,说到底,都与文学有关。引导学生在“新视听”里畅游,就是在文学的天地里畅游,多么赏心悦目,其乐无穷!

在生活中放飞语文的色彩节日系列活动

除了自己的生日,学生们最开心的莫过于过节了。抓住节日这个良好的佳机,让学生用文字表达一个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感受,就有可能使写作变成“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

“元宵节”来临,我们开展灯谜竟猜,品味汉语的奇趣;“三八节”,我们给妈妈,给教师,给女同学,甚至给自己(女生)写信,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五四节”,我们学着用小诗来表达青年人的情怀;“母亲节”,我们学写最经典的词句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真切感受;“教师节”我们可以跟老师说悄悄话,“国庆节”我们开展“庆国庆”小报比赛;“圣诞”“元旦”,我们自贺词,自制卡片,互相交流;“春节”到了,我们组织春联评比,并把获奖春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分赠给每一个班级和教师办公室……

节日系列兴趣活动在增添节日情趣的同时,也为学生运用语言、展现自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校园生活词典编写

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生活中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校园生活对不同的学生来说,会有不同的样式。如果用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编一本反映学生生活的小词典,每一个学生都是编撰者,那实在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也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一次好机会。看,下面就是我的学生们的独特创意。

家长会:有人欢喜有人忧。

考场:老师戴上了双重眼镜,因为考场上有许多“长颈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大扫除:校园里的一场战争——敌人:灰尘。结果:灰尘逃了/一个给教室洗澡的日子。

阅览室:宇宙有多大,它就有多大。

黑板:粉笔英勇献身的地方。

给课文写导语,给自己的文章编目录,给校园的一桥一水、一屋一路取名字,给本地的风景设计导游司,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外锤炼语言的兴趣活动。

林语堂云:“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读书,读语文书,原来竟是把生活当语文来读。把生活当语文,把语文当生活,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文章:浅谈合作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走进语文新天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走进语文新天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走进语文网络教学
  • ››走进语文新天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