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 【字体: 】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6:59:10   点击数:[]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河北省承德县一中 张永俊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几个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自觉经济实惠,在此说出,但愿能有“引玉”之功。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⑸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⑺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⑻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⑼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⑽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2004年浙江卷)

 

在给例⑼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例⑽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⑾ 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从“两个时代”看,句号应加在②处,既然②处用了逗号,说明与后面还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后面的内容又不是“启示”的内容,所以说,①处的冒号属于用错情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文章: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