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杂文收录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 【字体: 】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6:58:13   点击数:[]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教研室    沈建忠

一、            提问的功能

1、引起学习动机

提问不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

段。(1)集中注意力;(2)引导学习心智;(3)激发探讨兴趣;(4)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

2、帮助学生学习

提问不应是使学生惧怕的考问,而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行为。(1)

提示重点;(2)组织教科书内容;(3)提问还有促进的功能;(4)提问还能探索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扩展学习范围;(5)通过提问诊断学生学习的特殊困难。

3、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提问是课堂上的一种召唤、动员行为,是集体学习中引起互动的聚合力量。

(1)提问可以使学生得以表现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述。(2)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反应。

4、评价功能

(1)了解学生学习成就,分析其弱点;(2)搜集评价材料,检查教学目标

达成的程序。

5、发问引起反馈作用

学生通过反应与回答,可以获得教师的反馈,帮助学生检查教学成效,建立

积极的自我观念,以供改进时参考。

6、启发学生思考功能

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深受教师发问的内容及方式的影响。(1)教师

提问等于给学生制造问题,教师提问一次,就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机会。(2)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角度,提高思考的层次。

7、提问的管理功能

教师还常运用提问维持教室秩序,使教学顺利进行。

 

二、            提问的几种主要类型

1、认知性问题。回答时,学生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

2、推理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对所接受或所回忆的资料进行分析及整合。

3、创造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将要素、概念、已有知识等新组合或采用

新奇、独特的观点做出异乎寻常的反应,此类问题没有单一性质的标准答案。

    4、评价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先设定标准或价值观念,据此对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或选择。

    5、常规管理性问题。

在新课堂中,教学所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对课堂中的提问无论是功能要求,还是提问类型都需要更新与拓展,提问要为问题情境创设、为学生能提出新的问题服务,不断增加创造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使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三、            问题编拟的策略与原则

策略

1、各类问题要兼顾。良好的提问,应包含各层次问题在内,创造性问题仍

须以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及评价性问题为伴。

    2、运用有序。各类问题提出之序,认知记忆性问题为先,推理性问题次之,以创造性及评价性问题垫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注意语言品质。语言是否清晰,速度缓急是否适度。

4、多数学生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注意反应。

原则:

1、目标明确。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均须符合教学目标。

2、切合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

3、考虑学生的思路。所设问题要与学生的经验、情趣、智力水平相一致。

4、变换角度。提问要力避直白。直白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的激发功能,直

就是角度固定;白就是语言品质低,思味不足。

   

四、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

1、如何设立提问点

(1)在关键处设点。所谓的关键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的关节点,二是指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所谓关节点,往往是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课文主题和重要观点的词句。所谓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既包括新出现的知识难点,也包括虽已学过却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

(2)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

(3)在文章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点。

2、注意问题的难度、坡度及密度

解答距,就是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

离。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回答,属于“微解答距”范围。第二级,中级阶段,所提问题虽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和翻新,属于“短解答距”范围。第三级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属于“长解答距”范围。第四级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属于“新解答距”范围。

3、掌握发问的时机

(1)在学生自读之前发问。指向性发问,有利于提高自读效率。

(2)在学生自读完之后发问。允许学生发问,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

提出一些诱导性的问题,进行启发。

(3)在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时发问。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应提出一些诱导性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4)在教室出现议论声时进行发问。教室里有议论声时,说明学生大脑里产生了问题,教师处理有两种办法:一是停止讲课,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马上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的疑难及时解决。

(5)当课堂气氛沉闷时发问。

(6)当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发问。

(7)结课时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生成新的问题,能力。

五、            合理地候答与理答

候答:指从教师发问,指名回答,直到学生开口说话这段时间。(1)候答时

间不宜过短。(2)不重复问题。(3)指名普遍。

理答技巧: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答案或做答后的处理。如直接评价答案、表扬和鼓励,直接纠正错误答案,批评或指出错误。

(1)注意倾听。教师表示关心和重视的态度,对学生有鼓励作用。

(2)给予鼓励。

(3)匡补探究。必要时教师补充说明,使问题答案得以深化和升华。学生答错了,不能简单地中止,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解答。

(4)归纳答案。

 

六、            提问技能的评价标准

1、提问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紧密结合教学。

2、问题是否有启发性,能否指引学生学习。

3、问题的设计是否包含多种水平。

4、能否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5、问题表述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简明易懂。

6、问题提出后是否有适当停顿,给予思考的时间。

7、提示是否恰当,能否帮助思考。

8、提问面是否广泛,能够照顾到各类学生。

9、对答案是否能分析评价,强化学习。

10、能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回答问题。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美阅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比较

  • 下一篇文章:一个女大学生的丑恶灵魂和一个真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 ››单音词和双音词
  •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五步曲”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
  • ››解读新课标发言稿
  •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再造艺术
  • ››浅谈中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
  • ››班规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
  •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四变”
  •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
  •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
  •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