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电子教材八年级语文
   对偶      ★★★ 【字体: 】  
对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8:13:55   点击数:[]    

对偶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对偶。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对偶。

  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这就是正对。比如: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

  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这就是反对。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用一个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国古代诗文里很早就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格。例如: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些对偶非常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而且同一句中词与词之间平仄变化相应,上下句之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现代文章对对偶的要求就比较宽了。例如: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第一句中上下分句有重复的字词,第二句中上下分句词性也不是完全相同,但这两句都是对偶,只是要求得没那么严格罢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醉 翁 亭 记

  • 下一篇文章:陋 室 铭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对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对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11荔枝蜜
  • ››30 诗歌五首
  • ››游 山 西 村
  • ››28 醉翁亭记
  • ››反复
  • ››18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 ››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说 “ 屏 ”
  • ››端午的鸭蛋
  • ››雷 电 颂
  • ››对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