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电子教材 → 八年级语文 |
|
|||||
反复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8:15:08 点击数:[] ![]() |
|||||
反复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强占”“租借”,这些词语的反复使用,强调了帝国主义者的蛮横霸道,突出了中华民族在那个年代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反复可以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这就是连续反复。例如: (1)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2)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第一例连续使用“中国男儿”,第二例连续说“多谢”,用的都是连续反复。 反复也可以在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间隔反复。例如: (1)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2)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第一句反复说某某东西来了,强调了“碎石、沙砾、泥土”所遭受的行为;第二句也通过反复强调说明了岩石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攻击”。 间隔反复有时和排比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作者通过句式的反复和排比,从不同方面有力地强调了邓稼先的能力和胆识。 运用反复,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反复而反复,造成重复啰嗦,有碍文意的表达。只有在确实需要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时,才能使用反复修辞格。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