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案例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 【字体: 】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5:21:52   点击数:[]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语文)

教材分析:

这首词写于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初。当时红军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夹击的困难境地。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读这首词,应着重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学习课文前要对“诗词”的有关知识预习、了解。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领悟、品评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新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无不与以课文为载体的情感体验有关。设计好授课的导语、结语以及授课的过渡语,对于调动学生体验感受、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诵读、领悟、品评、鉴赏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同学们同意这种观点吗?(生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诗人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教学设想: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抗日战争前夜。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的最前线。渡河前,恰逢大雪。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毛泽东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以"“雪”为题的壮丽诗篇。请听课文录音。(放课文背景简介VCD、大屏幕)

三、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四、课文内容学习

(一)请欣赏课文朗诵(微机、大屏幕、课件)

(二)上阕

1)课文前三句诗人用哪两个词点出了北国风光的特征?修饰限制“冰封、雪飘”的是哪两个词?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怎样理解?在古诗文中,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现的写法叫什么?试举以前学过的课文中“互文”的例子?

2)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诗人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也是站在哪里往下看?文中表示看的词是哪个词?这个词一直控制到哪句?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望”就是一个领字。

3)哪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七句?他读得好在哪里?谁读得比他更好?谁听出她读时给哪些词加了重音?谁能说说这些字加重音的原因?“舞和驰”把山和原写活了,这是什么写法?举个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

4)“望”是领字,读时应稍顿,后边几句应带有“喜悦、赞美”之情去读,“欲与天公试比高”应读得有豪情、有气魄,请齐读这七句。

5)诗人并没有满足于对眼前雪景的描写,而是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色,谁读一读? “晴日”一词有几层含义?说一说这三句的深刻含义?

6)词的上阕以写什么为主?俗语说“景即是情”,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一场普通的雪,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一篇优美的文字,是诗人眼前的景格外美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语文的学习贵在积累,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旧的知识,努力让新旧知识浑然一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2、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中领悟诗的内容,在品评诗句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下阕

1)试分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2)引出的下文中有一个表示感情的词是谁?“惜”一直控制到哪句?共七句,“惜”也是一个领字。读这七句应带有什么感情?生读。

3)“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哪些人?谁能介绍一下?这些人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所谓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什么诗人用了一个“惜”字?用文中的话回答。“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武功尚可,文学才华就差些了,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诗人心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齐读文章最后三句

4)句中的“风流人物”指谁?这三句话有什么什么含义?谁才是诗人心中真正的英雄?

5)下阕的表达方式主要以什么为主?通过议论赞美了谁?

6)齐读课文。

教学设想

在上阕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下阕,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五、扩展积累

 投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诵读。并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雪”的文章或诗文,课后交流。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巩固知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苏州园林》教学案例2

  • 下一篇文章:探究教学之范进中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沁园春•雪》教学案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沁园春•雪》教学案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案例描述:“我要宴请孙膑”
  • ››《人是什么》教学案例
  •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
  •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
  •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
  •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
  • ››一个以“白洋淀”为主题的开放式阅...
  •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案例
  • ››《说不尽的桥》活动课教学案例
  • ››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道树》...
  • ››《沁园春 雪》说课稿
  • ››《沁园春 长沙》说课稿
  •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 ››《沁园春.长沙》 课堂实录及点评
  • ››《沁园春 雪》课堂教学实录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 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长沙》实录
  • ››《沁园春·长沙》实录.
  • ››《沁园春》(斗酒彘肩)译文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