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感受自然      ★★★ 【字体: 】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感受自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5:18:22   点击数:[]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感  受  自  然

策 划 者    湖北省潜江市徐李中学    杨  烁

项目创意    走进自然,理解自然的生命,体悟自然的灵性。

增强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拓展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

项目名称    感受自然

时间范围    2003年秋

活动地点    东荆河滩

参加人员    七(3)班全体学生    语文教师一人

主要活动    秋游野炊,学习写作,交流评价。

[过程描述]

“大自然”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引发他们进行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触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和遐想,激活他们平日的生活积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让他们形成呵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秋游,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同学们美其名曰:一次美的巡礼。这次秋游的主要内容是:

①    野炊活动;

②    在大自然中找一个朋友,与“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

③    摄下“野炊”中闪光的一瞬间,或用卡通形式表现印象最深的自然图景,并写出一段描述性文字;

④    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⑤    以“感受自然”为主题,举办一次优秀图文展评;

上述任务,前三项在秋游活动中完成,后两项回校后利用晚自习或课外活动完成。

秋游的消息宣布后,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自由组合野炊小组,少则4人,多则8人,准备好野炊用具,蔬菜和柴米油盐,有的还带有照相机,野外写生学具。全班64人组成了12个小组。

这次秋游,安排了三项活动:

活动一:野炊

以野炊小组为单位烧火做饭。这是十一、二岁的初中生的第一次尝试,他们感到新鲜,但也为难。然而同学们干起来却兴致勃勃,一点儿也不怕难。

活动中,既体现了他们互动合作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比如:小组之间比着干,看谁的灶堂挖得圆,谁的饭菜味美可口……同时老师帮助他们选好灶堂位置,设计大小,大约一个半小时,各小组饭菜做好了,老师请来各小组组长做评委,评出等级:一等6个,二等4个,三等2个。

各小组在防洪林带间的草地上铺上一张席,把饭菜放在上面,围坐在席边用餐,乐不可支。并摄下了12张照片。王晓轩同学用卡通形式表现出的野炊情景的组画,反映了野炊系列的全过程。

活动二:我有一个“朋友”

“东荆河是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小草、野花、树林、河水、游鱼、金谷、银棉、牛羊,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我这样启发学生后,向他们提了些要求:⑴对花鸟草虫、河水游鱼的“生命观照”。⑵四至六人一组,自编一个游戏,进行物我之间的“心灵的对话”。⑶记叙游戏过程或心灵的感悟,可呼唤人们呵护自然,保护生态。

在我的启发下,“找朋友”的活动开始了,活动内容不拘一格,活动命名各异。如:我是一株野菊花,我是一棵树,我和芳草地,与青蛙对话;我和小树比成长,与大河一起歌唱……又如,王丹小组设计的“我是一株野菊花”的游戏由三人表演,一位同学站在菊花丛中,另两位分别扮演“蜜峰”、“蝴蝶”,依次从“野菊花”前走过,与“野菊花”进行“心灵的对话”,再现“大自然的语言。”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用文字记下了这“开心一刻”,在小组间进行口语交际,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相互说一说,并进行互评。

刘艳同学童话《小丁丁与小蝌蚪》、何性峰同学的《青蛙的哭诉》、胡虎同学的《保护水资源,净化水环境》融进了环境保护意识。刘明霞同学的《我与芳草地》发出了心灵的呼唤:“东荆河堤芳草地,绿茵茵的,一大片一大片,这里牛羊成群,生机万类。勾起了我的沉思:我的故乡连河坡都被开垦,种上了庄稼,没有了芳草地,耕牛没有觅食的地方,可怜啊!我呼吁人们:留得芳草地,供给牛羊用。”我作了阶段性小结:听了你们的口语交际,我深深叹服同学们想象力,自主学习和创造精神。

活动三:成果展评

举办成果展评,开辟了两个栏目,即“心中的美景”、“心灵的呼唤”。

1、心中的美景。展示摄影作品12件,卡通画32件,这些展品,既有秋游,也有春游,如::徐曼同学就献出了《放飞》的水彩画,勾起了学生童年风筝的联想,激活了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

2、“心灵的呼唤”。展示童话4篇,环保调查1篇,优秀作文12篇。

这次展评,显示了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体现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同时,让他们在自然的美丽与纯真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

[案例分析]

秋游,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是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善于接受。其原因有三:

一、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大自然为载体,课堂之大,乐在其中,有游戏、有绘画、有表演、有竞争,内容活、鲜、实,全然由学生去操作、去体验,没有课堂上的一成不变的拘束。

二、遵循了“学科渗透互补”的原则。如:把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绘美、审美、爱美、护美中启迪心理,投注感情,感受自然,追求真善美。

三、搭建起学生练笔写作的平台。活动中安排了两次短文练笔训练,即:1、卡通画的描述性文字;2、自编自演的游戏。一次大作文训练,即: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样,学生自主活动多多,有充分展示的空间。

四、合理运用了评价体系。活动中安排了两次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起点拨、帮助作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鉴别和提高,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追求真善美的更高目标。

活动结束后的反思: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单元知识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华。因此,教师要准确、熟练地把握单元目标和要点,启迪学生激发兴趣,点击想象,不断融会单元所学内容,并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站在人文的角落思考 ――《孔乙己》课例分析

  • 下一篇文章:《我给街道黑板擦亮眼》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感受自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感受自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案例描述:“我要宴请孙膑”
  • ››《人是什么》教学案例
  •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
  •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
  •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
  •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
  • ››一个以“白洋淀”为主题的开放式阅...
  •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案例
  • ››《说不尽的桥》活动课教学案例
  • ››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道树》...
  • ››语文综合阅读初探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
  • ››语文综合实践课——含“雨”的诗词...
  • ››语文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案...
  •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戏曲大舞台
  •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感受自然
  •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戏曲大舞台
  • ››语文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