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实录
   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字体: 】  
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4:29:06   点击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前两节,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桥的?
  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长、宽和桥的结构来介绍桥的。赵州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设计是世界建桥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来介绍桥的。因为这么长的桥没有桥墩,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复习不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运用文字投影片进行口头练习
  (1)赵州桥全部用( )砌成,下面( )桥墩,( )一个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 )。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既减轻了( ),( ),又减轻了( ),( )。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全体学生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个填空内容,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位置交换一下(用投影复片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
  生: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
  〔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没有讲语法术语。在复习中渗透新知识。这里很巧妙地运用投影复片将“既……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
  二、继续讲读课文
  师: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个一节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映出单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想象出图案中龙的自在的情景。)
  生: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映出单片让学生欣赏并根据画面和文中的句子所描绘的内容,同桌进行演示,体会图案中龙的神态。)
  生: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映出单片让学生观察,讨论“戏”字的含义。)
  〔运用画面形象、生动的投影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文中有关句子,提出想象和演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训练,体现了教师备课的精细。〕
  师:请同学看这一段内容。
  (映出文字投影片,省略号中的内容为活动的薄膜复片。)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所有的龙……。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这里的冒号是起了提出下文的作用。
  生: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和所有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再请同学看课文中有的……有的……还有的……后面是什么标点?这些标点说明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教师利用复片,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
  〔结合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看看这一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在学生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文章结构教学,着眼于培养能力。〕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这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这是在赞美我国历史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建筑在隋朝,离开今天已有1300多年了。这样古老的大桥,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在学生了解了桥的坚固、美观的前提下,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桥的美观和坚固?”从而使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赞美了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样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体现了加强德育,渗透思想教育的做法,是可取的。〕
  (在本课结束前,教师播放了《赵州桥》的录像片。播放前,教师还提示同学在观片中注意哪些内容课文中已经写到了,哪些内容文中还没写到,要看得更仔细。特别要认真听片中的解说词,进一步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点评:
  吴爱光老师积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材,能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出发,认真备课。擅长于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使教学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教学特点:
  一、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取得显著效果
  吴老师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第二、三节。因此,在第二节教学设计中两次运用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了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在理解第三节时,又运用投影片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些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一幅幅单片的放映,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
  二、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使阅读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操作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了教学要求。
  如吴老师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并贯穿在教学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化,有朗读、默读等,每次读都有明确要求。如通过读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学生从语言的实践中理解“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并以同样的方法,通过文字投影片朗读第三节中有关精美图案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分号的用处。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在本课结束前,吴老师播放《赵州桥》的录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学生注意录像片中的解说词,进一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生通过教学,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了教育与感染。
  总之,看了本课教学实录后,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对发展语言,发展认识,发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秋天》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冬天是个魔术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实录)
  • ››《沁园春.长沙》 课堂实录及点评
  • ››《ie üe er》教学实录
  • ››《陈情表》课堂实录.
  • ››17、《小山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及...
  • ››《看花灯》课堂教学实录
  • ››《最后一课》第三课时实录
  •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
  •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我的战...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实录
  • ››9《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9《赵州桥》教学实录之二
  • ››9《赵州桥》教学实录之一
  • ››9《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四
  • ››9《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三
  • ››9《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五
  • ››9《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