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 【字体: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4:28:30   点击数:[]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二小 管建刚执教 

预设目标: 

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 

介绍黄山风景录像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 

师: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学生乙: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师: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 ”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自由读课文,找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学生汇报) 

生甲: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乙:具体介绍的石头是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甲: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 

生乙:我觉得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生丙:我有补充,人们都把黄山上的石头比作一样东西,这样读起来很有趣。 

师: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 “猴子”、“仙人”、 “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我们一齐的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三.品读探“奇” 

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 (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丙:猴子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朗读、小组内交流) 

生甲:这几句话比刚才我们的写得好,写得更具体了。 

生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丙: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石头写活了。 

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 

生甲:我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 

生乙:我觉得这块石头很有趣。 

生丙:我觉得这块石头真可爱!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 

生:(练读) 

师:(指一名学生读) 

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甲: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乙: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 

生:(读课文) 

师:谁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指名举手学生) 

师:你读得很棒,勇气也可嘉。愿意读的同学一齐把这段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生:(自由读,学做仙人指路样) 

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指一名学生模仿) 

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 

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 

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 

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四.观图联想,写“奇” 

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生:(观看图片,写话) 

师:(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甲:“仙桃石”像一个大桃子,馋得我都流出了口水,如果它是真的话,我一定把它给吃了。 

生乙:“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丙:“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 

师:写得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 

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甲: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仙桃,可我上前一咬,它却是一块石头。 

生乙: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难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 

…… 

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想信,你们再写石头,能写得更生动,更具体了。 

五.读画诵说,赞“奇” 

师: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准备。) 

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生:(通过朗读,简笔画,口述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了黄山石的奇,赞美了黄山景的美。) 

师: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以“奇”见长,在教学“猴子观海”时,组织学生看图学文后,请他们说说对这块石头的印象,然后着手进行朗读指导。本以为学生说的除了“奇怪”、“特别”以外,没有其他不同的感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想不到有许多学生道出“可爱”之感。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于是,我就让他们怀着这块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学生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 

语文学习,最终是学以致用。在原先的备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想让琅琅的书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仔细一想琅琅书声给学生留下什么?40分钟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乎,略改教案,在前后学习和两组不同奇石环节中,增加“看图联想,写‘奇’”这一环节,想不到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现学现卖,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 

我想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实录

  • 下一篇文章:《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黄山奇石》课堂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实录)
  • ››《沁园春.长沙》 课堂实录及点评
  • ››《ie üe er》教学实录
  • ››《陈情表》课堂实录.
  • ››17、《小山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及...
  • ››《看花灯》课堂教学实录
  • ››《最后一课》第三课时实录
  •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
  •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我的战...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实录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 ››《黄山奇石》教学片断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四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之一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