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实录
   5《白杨》教学实录      ★★★ 【字体: 】  
5《白杨》教学实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4:09:44   点击数:[]    

 (出示配有第一段朗读录音的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大戈壁的?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的?边读边画出主要词句,然后,我们通过解词析句来理解、体会。(学生认真默读后纷纷举手交流学习体会。)
  生:课文中写大戈壁用了“茫茫”这个词。“茫茫”就是没有边际,模模糊糊看不清。这里是说大戈壁广阔。
  生:我画了这句话一“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里写大戈壁很荒凉。
  生:这里写大戈壁用了“清晰”这个词。“清晰”是说清楚,不模糊。
  师:作者是说大戈壁清晰还是模糊?
  生: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师:所以,你只画“清晰”是不对的,应该画“并不那么清晰”。(生点头)
  生:我还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
  师:课文中写大戈壁用了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
  生:荒无人烟。
  生:一望无垠。
  生:空旷单调。
  生:风沙漫天。……
  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
  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
  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
  生:高大挺立。
  生:高大挺直。
  生:高大挺拔。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哪个词语?
  生:高大挺秀。
  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
  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的意思。
  生:“秀”就是美,清秀,秀丽的意思。
  生:“秀”就是很秀气,很漂亮的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这个词呢?要表达什么情感?
  生:这是作者夸赞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
  生:这个“秀”字流露了作者对白杨树的欣喜之情。本来白杨很一般,我们也常常见到,并不美丽,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丽的。
  生: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特别是生长在祖国大西北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师:作者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学生读书)
  生:我认为作者用这个“秀”字,表面是说白杨树的样子(外表)美,实际是写白杨的品质(内心)高尚。作者透过车窗,看到铁路两旁飞驰而过的白杨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它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在哪里生长的高尚品质。
  生:白杨树象征着扎根边疆的建设者。作者对他们倾注了敬佩之情,所以描写白杨树用“秀”字。
  师:很好。作者别具匠心,一个“秀”字,不仅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敬佩之情,为后面写扎根边疆的人进行了形象的渲染。
  (板书: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师:(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道路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以为奇。然而,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却令人惊叹不已。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大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们议论的话题。课文写了谁在议论呢?他们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第二段。
  (学生读后,在教师引导下讨论。)
  师:“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
  生:“一位旅客”指的是爸爸。
  师:这里的“卫士”指什么?
  生:“卫士”指的是白杨树。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
  生:作者将白杨比作卫士,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傲然挺立的样子。
  生:这里也暗指那些建设者们像卫士那样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丝毫也不动摇。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没有出现本体“白杨”的字样,也没有比喻词,而是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物,谁能用上“白杨”和比喻词,重新说一句。
  生:白杨树好像戈壁滩上的卫士一样。
  生:白杨树犹如戈壁滩上的卫士一般。
  生:白杨树恰似戈壁滩上的卫士。
  生:白杨树宛如戈壁滩上的卫士。
  师: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的话是主要的?兄妹俩对白杨有什么看法?(学生朗读课文。)
  生:三个人的话中父亲的话是主要的。
  生:哥哥说白杨树高,妹妹说白杨树直。
  师:孩子们看到的只是树的高大挺直,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教师领读父亲的三句话。)请同学们按照前面解词析句的方法谈体会。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这里是说白杨树姿态很美,一向是高大、笔直的。“直”象征着人的正直,“高大”象征着人的品质高尚。
  生:“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告诉我们,无论把白杨树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为人类造福。
  生:这是说白杨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这正是白杨的品格。
  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我们边疆建设者都具有白杨的品格,他们在沿海城市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远离家乡到大西北工作,照样能为祖国做贡献。祖国需要在哪儿安家,他们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
  生:作者写物,意在喻人。“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是指建设者所遇到的困难;“坚强、不软弱、不动摇”是写建设者们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边疆那种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生:白杨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曾有过分毫的屈曲,仍旧长得那么端庄、凝重,笔直地耸入高空,正象征建设者们在大西北荒漠上克服种种困难、扎根边疆的精神。
  师:爸爸的这番话含蓄深沉。请同学们带着对白杨树的热爱,对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齐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学生画后交流)
  生:这里用了“哪儿……哪儿……”。
  生:还有“不管……不管……总是……”
  师:这两组关联词语用得恰当,更有力地突出了白杨的品格。请分别用上这两组关联词语,说说边疆的建设者。
  生:哪儿最艰苦,哪儿就有建设者的足迹。
  生:祖国哪儿需要,建设者们就在哪儿安家。
  生:不管困难多大,不管条件多艰苦,边疆建设者总是那么坚强,那么乐观。
  生:不管风餐露宿,还是语言不通,不管缺水少菜,还是生活习惯不同,边疆建设者总是不软弱,不动摇,毅然扎根那里,开花结果。
  (教师板书:生命力强不畏艰难)
  师:(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地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它上擎青天,下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作文多角度立意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妈妈的爱》教学实录与评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5《白杨》教学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5《白杨》教学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实录)
  • ››《沁园春.长沙》 课堂实录及点评
  • ››《ie üe er》教学实录
  • ››《陈情表》课堂实录.
  • ››17、《小山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及...
  • ››《看花灯》课堂教学实录
  • ››《最后一课》第三课时实录
  •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
  •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我的战...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实录
  • ››5《白杨》教学实录
  • ››5《白杨》教学设计之二
  • ››5《白杨》教学设计之一
  • ››5《白杨》教学设计之四
  • ››5《白杨》教学设计之五
  • ››5《白杨》教学设计之三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