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职能。地方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应是向本地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然而现阶段,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热衷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经济建设,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部分较少。以消费为主题的第三产业得不到有效的市场需求支持,因而发展迟缓。所以,应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实现以投资性支出向公共服务性支出的转变。
第二,强化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地方政府作为补充机制其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导航标,能有效地引导各种社会资源的流向,如地方政府加大新兴产业的投资可引导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加快产业的发展。因此,应调整地方政府投资的方向,强化其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让投资尽量退出竞争性的生产领域,着力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各产业的协调与优化。
第三,加大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而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且农产品供给的波动近年来已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但多年来地方政府投资中涉农部分的份额并没有相应增加,在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被忽视。因此,建议转变地方政府投资的方向,加大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利以及电网的建设,在稳定农产品供给的同时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拉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郭 杰.我国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3):121-126.
[4] 郭小东,刘长生,简玉峰.政府支出规模、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效应[J].南方经济,2009,(3):51-61.
[5] 杨大楷,孙 敏.公共投资与宏观经济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4):21-24.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