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化与非正式金融的正式化的并行趋势”。所谓“正式金融的非正式化”趋势,就是指当今世界的正式金融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竞争的需要,必须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进行金融创新,实现金融业的“再造”;如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跨业并购与全能式经营。而所谓“非正式金融的正式化”趋势,就是指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金融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日益成熟化和普遍化,已到了需要以正式金融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地步;如:网络金融创新和网络货币的合法化进程。 这两大趋势之间并不矛盾。他们并行发展,交替发生,相互衔接。 八、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非正式金融是现实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金融资源,具有重要的金融力量,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制订和实施金融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金融领域的重要、热点问题,是一国乃至世界金融实力发展壮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贡献力和推动力。加强对非正式金融的研究,扭转目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状况,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超越西方金融学科的理论研究范式,建立面向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新的金融学科理论体系,是摆在中国学术界面前的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为此建议: 1.尽快正式建立“非正式金融学”学科,将非正式金融问题系统化、学问化,并将其纳入到金融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围,将其分解到资本市场等各个分支领域当中去,使今后的金融学研究从体系的完整上更加全面地贴近和符合金融现实。如可建立“非正式金融机构管理学”、“非正式金融市场学”、“非正式金融行为学”及“中国非正式金融学”等非正式金融学的各分支学科。 2.确立、制订正确对待和处理非正式金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将非正式金融纳入国家整体金融力量规划范围。全面的金融安全本应包括正式金融安全和非正式金融安全。全面的国际金融竞争本应包括正式金融竞争和非正式金融竞争。具体制订《金融创新法》,调动和引导一切积极金融因素,以法律形式将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进行有机的衔接,使具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金融为国家金融实力的壮大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整体性地壮大现实金融体系。应有意识有选择地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有希望有前途的非正式金融放纵、引导、培养进而扶持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金融领域对抗和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后备军和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Frederic S. Mishkin and Stanley G. Eakins.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3rd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Anthony Saunders.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3rd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A. Gart.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陈雨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 李量.现代金融结构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 谈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 福建“黑保险”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6-12 8. 温州悬念:1600亿民间资金往何处去.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6-12 9. 廖晖.证券业地下融资暗潮涌动.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6-12 10. 世界杯华南地下赌球揭秘.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6-12 11. 袁亚敏等.关于民间票据市场的调查与思考.金融参考,2002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