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 【字体: 】  
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1:51:45   点击数:[]    

调控。主要是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融企业,分别制定实施不同的规范发展指引和违规处罚办法。指引要充分尊重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既全面具体,又规范明晰;违规处罚办法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分类调控的原则,避免“一刀切”给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带来的各自不同的种种不利影响。其次,控制程度上要宽严适度。主要是用经济手段调控金融企业运行,既要充分考虑执行过程的难易程度,又要切实注意执行结果的影响力度。特别是对金融企业的惩罚性措施,既要考虑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承受能力,又要充分考虑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作用力。第三,政策选择上要重点突出。主要是在制定鼓励性或限制性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国家产业政策、金融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状况。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社会需求旺盛的金融产品及其金融机构,在利率、汇率、费率、税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给予相应激励政策(如浮动政策);反之,则应限制发展或不予鼓励。

  (三)加快金融监管的现代化建设

  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的现代化。从金融监管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考虑,金融监管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现代化建设:

  1.加快现代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现代监管人才的多少、水平高低是金融监管成败的关键。要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金融监管需要的监管人才队伍,必须建立完善三种制度:一是要建立完善监管人员素质的自我提高机制。就是要制订金融监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明确监管人员任职条件,鼓励监管人员自我完善,自学提高,促使监管人员限期达到规定要求。二是要建立完善监管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监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修。同时,要发挥高级监管人员和已培训人员的转培训作用,以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三是要建立完善监管人员的激励竞争机制,实行监管人员的优胜劣汰制度。对那些自身素质提高较快、业绩突出的监管人员,要给予精神的激质的和职务升迁等奖励;对哪些自身素质达不到规定要求、业绩平平甚至完不成任务的监管人员,要调离监管岗位或解除职务。同时,监管当局要给监管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实行监管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和监管人员竞争上岗制。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增强监管事业的发展后劲。

  2.加大监管财力物力的投入。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依赖一定的基础资源的支撑,包括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各类信息的利用。按投入产出原则,这些都需要增加监管成本,扩大相关支出:一是要配置先进的技术装备,包括音像设备、交通工具、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等:二是要引进和开发科学的技术手段,包括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于监管的技术等;三是要开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共享的网络资源和各种专有的、特殊的网络资源,尽量用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多的有用信息。

  3.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笔者认为,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但要有先进的监管措施,而且要有先进的监管理念。对此,应充分吸取其他科学理论的营养,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和理念,并以此来武装监管队伍,充分发挥监管人员的潜能。从理论体系角度考察,中国特色的监管理论体系不但要强调对“事权”的监管,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人权”的管理;与此相对应,金融监管体系要围绕“人”的管理开展“事”的监管。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

  (四)增强执法执纪的作用力

  从金融监管实践看,监管的有效性不足,很大程度上缘于法规制度特别是处罚办法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因此,必须从制度防止、过程控制和效力增强等方面充分发挥执法执纪的作用。

  1.增强监管项目的连续性、系统性。为消除金融企业逃避监管的侥幸心理和行为,防止监管当局的工作疏漏(有意的或无意的),不但要从制度办法的制订上,而且要从组织执行上防止间隙式、非系统监管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随意性。一是对所有金融企业要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管检查;二是对重要监管项目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监管检查;三是要对所有监管情况、资料进行归类收集、整理,建立健全每一金融企业的监管档案,并进行有效利用。

  2.增强监管过程的制约性、公开性。监管过程是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事关监管的成败,必须加强管理。一是要制定实施严密的公开的监管执法程序,使监管行为既不因主观不当行为而中断,也不因个别错误行为而改变,从而保证金融企业在接受监管上的公平性。二是监管当局对内部监管机构、人员要制定实施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形成监管的执行者、监督者、再监督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确保监督工作的公正性。三是要建立监管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过程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报告的监管部门和人员,要追究其与违法违规金融企业同等的连带责任,从而保证监管结果的真实性和必成性。

  3.增强违规处罚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违规处罚作为金融监管的最后手段,是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如不增强严肃性和强制性,势必放弃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因此,金融监管中违规处罚措施的制定、使用要做到起点高、层次清、处罚严,以达到增强监管效力的目的。首先,要提高处罚法规的层次,特别是重要监管事项的处罚要通过法律条款明文规定。其次,要详细划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金融企业不同的违规处罚标准,尽量减少或避免幅度性处罚规定,增强处罚的明晰度和可操作性。第三,要重点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对扰乱金融秩序,影响金融稳定,或有意违规操作,给国家、企业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损失的,要从重从快打击,给予相应法律制裁;对严重违规经营,牟取非法利益的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要从严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增加其违规经营成本和代价;对恶意规避监管,手段恶劣、情节严重或屡查屡犯的,要加倍处罚或加级处分。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金融监管理念的新变化:从控制风险到隔离风险

  • 下一篇文章:基层央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中国金融生态剖析
  • ››中国金融与外资博弈 谁主沉浮
  • ››中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的制度选择...
  • ››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化的构想
  •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 ››中国金融改革的六大难题
  •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理论新思路和政...
  • ››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要素构成
  • ››中国金融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