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      ★★★ 【字体: 】  
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1:49:03   点击数:[]    

银行官员指出,再印下去,金融体系就要完蛋了。老蒋不予理睬。在他看来,反正是完蛋,还不如赌一把。如果打胜了,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法币,在征兵的时候,马上就有钱发,似乎问题解决得很容易。但是,人们马上就发现,手中的钞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恶性通货膨胀席卷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5位数。以前买一头牛的钱只能买一个烧饼。金融体系的混乱使得国民党的后院马上就起了火,民心丧尽。国民党在大陆滥发货币,颠覆了自己,唯一的好处是当时银行中的不良贷款也随着金融体系的崩溃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在蒋经国还算有先见之明,他在台湾保留了不同的币制系统,切断了恶性通货膨胀蔓延的途径。 

    5.2 治理不良贷款,一动不如一静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是不是不可治愈的癌症?未必如此。

    对付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最有效武器就是时间。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不仅是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体制转换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只有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量不良贷款的问题。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其实,只要操作稳健,国有银行中的不良贷款并不那么可怕。 解决不良贷款的关键在于:

    (1) 千方百计制止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趋势,不让不良贷款继续增加,

    (2) 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3) 维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

    通过银行制度创新来减缓不良贷款的冲击,通过经济增长来消灭不良贷款。

    举个例子,假定在未来10年内国内产出总值的真实增长率保持8%,那么在5年后,GDP将增加为目前的136%,10年后增长为当前的200%。

    表7 不良贷款变化

    年份 物价水平 产出增长 GDP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GDP 
    1 1 1 100000 25000 25.0% 
    2 0.92 1.08 108000 23000 21.3% 
    3 0.85 1.17 116640 21160 18.1% 
    4 0.78 1.26 125971 19467 15.5% 
    5 0.72 1.36 136049 17910 13.2% 
    6 0.66 1.47 146933 16477 11.2% 
    7 0.61 1.59 158687 15159 9.6% 
    8 0.56 1.71 171382 13946 8.1% 
    9 0.51 1.85 185093 12830 6.9% 
    10 0.47 2.00 199900 11804 5.9% 

    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再增加,或者说不良贷款现有帐面数额不变,假定通货膨胀率为8%,那么,物价水平上升使得不良贷款所代表的购买力逐年下降。经过5年以后,不良贷款总额就将降低为72%;十年以后降低为47%。尽管不良贷款的帐面数额并没有变化,但是它占GDP的比率将逐步下降。

    假定在基年GDP为10万亿元,银行不良贷款2.5万亿,占GDP的25%。在维持“双八”目标的情况下,不良贷款占GDP的比例在5年后从25%下降为13%,10年后下降为6%。这说明,只要能够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哪怕是不良贷款高达GDP的25%,也不要紧,过10年以后就好处理了。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史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例子。在1985年,有些人强烈主张要深化改革,消除由于双轨制所带来的扭曲,放开价格。在1988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价格闯关”的计划。结果,还没有来得及闯关,市场价格就象断了线的风筝,连涨不已。通货膨胀率很快就超过了24%。最后不得不暂缓价格改革,把许多部门的价格重新控制起来。在当时看来,要放开价格简直比登天还难。可是,到了1994年,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营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日趋上升,市场机制逐步健全,计划内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少,政府控制的计划价格变得无足轻重了。不知不觉地价格就放开了。有的经济学家说,当初闯都不敢闯的价格关,结果,用不着闯,混过来了。 

    闯价格关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宏观经济上,稳定的宏观环境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有些在当前很难处理的事情,只要经济持续发展,水到渠成,过些时候就好办了。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上,不用着急,千万不要指望通过银行上市捞笔钱就能解决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一动不如一静。

    5.3 如何提高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对于银行的稳健运行来说,资本充足率确实非常重要。要增加银行资本充足率可以增加分子或者减少分母。增加分子就是注入资金。当然,如果能够注入资本,应当尽量注入。不过,如果一时有困难的话,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呢?减少分母同样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减少分母就是逐步降低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量。目前中央银行决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小城市中撤出来,将业务集中到中心城市。收缩战线必然可以提高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人质疑这一决策,认为减少国有银行在中小城市的金融业务会破坏这些地区的融资渠道。如果单纯减少国有银行的业务自然会造成融资“真空”。但是,为什么非要把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压到四大国有银行头上呢?如果能够尽快对内开放金融领域,那么新生的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必然会补充上四大国有银行撤出后留下来的金融空间。从金融运行机制上来讲,民营银行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必将更好地为中小城市中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因此,开放民营金融不仅对于打通民间融资渠道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素质,改善资本充足率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入世以后,外资银行正逐步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到2002年3月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已经有400多家,其中200多家已经开始营业。虽然外资银行目前只占有市场份额的2%,亚洲开发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布鲁斯估计,10年或者15年之后,外资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上升到30%左右。外资银行肯定会把相当多的优质客户拉过去。这样一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总量还会下降。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没有减少,那么,其资本充足率自然会上升。

    综上所述,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比较低,但是,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一比例将出现上升趋势,用不着为此过于担心。

    六、打破金融垄断,迎接WTO的挑战 


    --------------------------------------------------------------------------------

    6.1 竞争出效率,竞争促改革

    在经济学中有一条无须证明的公理:竞争出效率。换句话说,垄断越强的领域竞争力越差。若问当前中国哪一个领域的垄断性最强?毫无疑问,金融业。自经济改革以来,从农业开始,服务业、轻工业、制造业,直到通讯业,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垄断局面先后被打破了,唯独金融领域的垄断局面保留至今。金融领域是经济改革中最后一个堡垒。金融最敏感,改革也最难。若不然,这块硬骨头也不会留到今天。如果说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仗,那么,金融体制改革就是决定性的一仗。打完了这一仗,自然还有仗要打,但是,想找一个完整的垄断领域就不容易了。

    为什么不良贷款持续上升,银行系统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什么喊了那么多年的口号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债转股也好,资产管理公司也好,还有当前的银行上市等等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体制失误的要害就是在金融领域中缺乏有效的竞争环境。垄断地位使得国有银行缺乏改革的意愿和动力。没有遭遇挑战就必然趋于保守。很清楚,由于垄断,谁家缺钱也少不了银行的钱。既然国有银行的日子还混得下去,就很难指望它们会积极变革。如果没有促进变革的激励机制,光靠上级发几个文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体制上的失误。无论换哪个来主持金融改革,只要维持旧体制就别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趋势。只要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维持一天,这个困境就会继续存在一天。

    6.2 WTO的贡献

    WTO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打破垄断。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国有银行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过去的垄断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吴敬琏在2002年3月“中国产经新闻”举办的“加入WTO我国企业新机遇研讨会”上说,“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但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时会不愿意改。这是因为改革会改变原有的利益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有股减持的四种主要思路

  • 下一篇文章:《对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实现可兑换的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 ››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