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亚洲逐步实现单一货币考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8:59:52 点击数:[] ![]() |
|||||
展,使粮食等重要的商品物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2.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统一货币,是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统一币制,既有利于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可以从财权、财力上防止六国残余势力,利用其原来的货币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止地方分离。同时,货币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秦始皇形成的统一理念被世世代代的统治者所继承借鉴。谭嗣同曾说:“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认为,“百代皆行秦政法”,“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的”。 三、欧元:欧洲强大和统一的助推器 (一)欧元诞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人统一欧洲的思想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从美丽的欧罗巴传说到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等,都对组建欧洲联邦提出过美妙的设想。然而,由于欧洲各大国都有以武力和霸权主宰欧洲的思想,为争夺欧洲事务的控制权,多次在欧洲大地上点燃战火,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民在面对现实和反思过去的基础上,开始了用和平方式“统一欧洲”的新征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重建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德国问题。即不能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来处理德国问题,将其“逼上梁山”。但对深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的欧洲各国(特别是近邻法国),德国重新振兴又的确是巨大危险。因此,必须把德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置于“欧洲共同体”的大制度框架之内。二是欧洲和美国的平等关系问题。“欧洲不能长期在资金和军事上依赖美国。这样做,对双方均有害无益”。而只有建立强大的欧洲联盟,欧洲各国才有可能与美国平等对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联盟的构想,仅仅是指“政府间”的松散合作,而不涉及“超国家”构成或联邦。如1948年海牙会议建立的“欧洲委员会”(CouncilofEurope),各国都有一票否决权,不受“多数决定”原则的约束,故谈不上实质性的欧洲联盟。美国虽然出于制约德国和前苏联的考虑,支持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但却主张由英国来领导欧洲。这一方面是因为英、美传统的“特殊关系”可以使美国对英国领导下的欧洲较为放心,另一方面则是英国经济实力相对法国较强。然而,英国却留恋昔日世界帝国的地位,不愿参加和领导欧洲联盟。因此,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1950年,欧洲联盟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用莫耐的话说,欧洲还处在“黑暗中”。莫耐认为,要实现“黑暗中的跳跃”,既需要机遇,又需要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2.共同利害关系促成了欧洲联盟。机遇终于到来了。首先是1950年初,随着冷战升级,前苏联刚刚实验成功首颗原子弹,美国决定在美国和西欧全面重新备战,特别是要重振西德。其次是始于1948年秋季的美国经济萧条一直在延续,1950年2月美国失业率高达7.6%。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萧条,对美国和欧洲的信心冲击颇大。人们不得不想,当1952年7月“马歇尔计划”按期结束后,欧洲经济将怎么办?第三是受美国萧条的影响,英镑被迫于1949年9月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次贬值(第一次是1947年)。美国开始对英国领导欧洲的能力产生怀疑。第四是1949年6月,“联邦德国”政府在波恩成立。西德政府要求法国归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让给法国的萨尔地区。早在1938年,德国钢铁产量已占西欧的40%,虽然1949年西德钢铁产量仅为西欧的18.2%,但不难想像,美国重振西德的方案,将迅速使西德至少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钢铁产量水平。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而美国对重振的德国也不完全放心。第五是新成立的联邦德国也会愿意通过加入某种形式的欧洲联盟,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尽早摆脱盟军的占领。 莫耐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几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给法国提供了提出新创意、进而成为欧洲联盟领导的机遇,由法国提出新的欧洲联盟方案,建构1952年马歇尔计划结束后欧洲的制度框架正当其时。为此,莫耐迅速起草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方案,其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这一方案迅速被各方接受。1951年4月18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莫耐成为首任主席。“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在局部经济领域实现了“超国家机构”的监管,迈出了走向“欧洲共同体”和今日“欧洲联盟”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莫耐的欧洲统合思想注重把握“局部但实质性的突破”,他不求一步到位、但重要的是,一旦局部方案被接受,在更大范围内就会逐步发生实质性变化。受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启发,莫耐进一步明确了他的欧洲统合战略,即首先以德法为轴心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然后建立关税同盟,形成共同市场,再建立通货同盟、政治同盟。 3.蒙代尔——欧元之父。1961年,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构建统一的货币联盟创造了理论基础。1962年,欧洲委员会首次提出在欧洲建立单一货币。199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成为强大欧洲和统一欧洲的助推器。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此评价说:欧元的创立是一个大变化,是历史上第一次不是用武器打出来的大变化。 (二)欧元问世的主要过程。 1997年6月18日,欧盟十五国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阿姆斯特丹条约》,批准了《稳定与增长公约》、《新货币汇率机制》和《欧元的法律地位》三个重要文件,为欧元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欧元的法律地位》对欧元的地位、欧元与埃居(“欧洲一篮子货币”的简称)的比率、欧元与其成员国货币的兑换规则及有关法律的连续性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规定:自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欧元区的统一货币,在1999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的三年过渡期内,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同时并存,但成员国的货币只是欧元的临时替代物;自1999年1月1日起,埃居一篮子货币按1:1的比率兑换为欧元;为保存现有法律工具的连续性,在埃居向欧元的转换过程中,现存的本国货币的利率不因本国货币被欧元取代而改变;进行欧元与各成员国货币兑换时必须遵守一些原则等。完全的货币一体化意味着单一的货币、单一且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1998年,欧洲议会批准法、德等11国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创始国,同意荷兰人杜伊贝赫担任欧洲中央银行的首任行长,欧洲中央银行总部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三)欧元成功启动的重大意义。 1.对欧盟自身的影响。 (1)有利于加快欧盟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启动欧元后,欧盟的商品和服务定价都按照一种货币计算,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区域内的分工合作达到更高的层次,使在全欧洲整合资源的渠道更加顺畅,极大地增强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力;金融市场的逐渐统一,促进了金融创新,降低了投资者的融资成本,拓宽了投资者的融资渠道,给欧盟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支持;欧元的实施还将推动欧盟进行结构性改革,解决欧洲结构性失业;另外,向单一货币转换还意味着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将加深彼此的依赖,有利于减少利率方面的不确定性,消除?E率波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加速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2)有利于促进欧洲人民对“统一欧洲”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推动国家联合的重要“软力量”,文明的冲突和不协调是当今世界局部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货币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