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      ★★★ 【字体: 】  
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8:58:5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汇率制度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经济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相继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汇率机制的选择又成为关注的焦点,汇率制度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争论的议题,那么是否存在最优汇率制度?

  一、研究综述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汇率制度的选择集中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上,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自1990年到1999年,中间汇率制正在消失,所谓中间汇率制是指介于浮动与固定之间的汇率制,选择浮动汇率制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正如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们所认为的,当发生外部冲击和货币扰动时,浮动汇率制能隔绝国内外汇储备的被动调整,防止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击,能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而固定汇率制被认为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相关的是,学术界对货币体系重构的设想。货币体系是包含国际收支调节、外汇市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选择等内容的一系列惯例、条款、制度和规定等的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代尔提出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世界划分为若干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区外则是一种联合浮动。随着欧元区的诞生,这一设想及其功能已经正在成为现实,尽管最适度货币区理论面临非对称冲击的问题,但重要的是它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三元冲突论,也就是说资本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否则将面临极不稳定的因素。现实经济现象也反映出这种三元悖论,但是,从理论上看,三点决定一个平面,三个目标是有可能处在同一个均衡水平下的,所以Frankel(1999)认为为什么不能只选择一半的政策独立和一半的汇率稳定呢?理论上的纷争表明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复杂性。

  关于汇率制度的选择,沈国兵(2002)总结了十二种,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任何一种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分析都是正确的,但任何一种理论在解释各国汇率制度的具体实践时都存在缺陷,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从理论上仍可把握两点。

  1.汇率制度的选择充分考虑内外均衡。因为内外均衡的实现需要至少两种以上的互不冲突的政策工具,这样汇率本身便带有极强的政策意图,为一种主动的调节。但这种相对的主动调节并不适用于固定汇率制。虽然浮动汇率在实现一国的内外均衡中具有优势,但并不能完全说明浮动汇率制就没风险。因为汇率是随时波动的,还会发生汇率超调,也即汇率的一种异常现象,因为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短期内具有粘性特点,与资本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不同,资本市场短期内可迅速地调整,这样,短期内汇率的波动幅度大于长期。从行为经济学来看,噪声交易者的交易行为也会干扰市场的稳定预期,与理性假设相悖,造成市场汇率的剧烈波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恐慌便是最好的例证,同时也使得中间汇率制即可调整的钉住、爬行钉住等汇率制不堪一击。实际中,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泰国、韩国等纷纷放弃了可调整的钉住汇率,采取的是浮动汇率制。

  2.一国的经济结构特征与发展战略。这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开放结构调整的过渡时期,相应地,在汇率制度选择上更应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也就是经济基础与规模、开放程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所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影响,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充分考虑汇率制度选择所带来的效率和成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汇率制度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一国未来的发展战略,这是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被忽视的重要方面。战略的考虑与一国乃至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有关。它是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深入,一体化趋势发展的需要。例如欧元区的最终建立,包含了德国和法国建立大欧洲的战略思想,同时也是促进本地区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亚洲区域为例,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与理论大相径庭,从亚洲金融危机中直观地观察发现,大多数亚洲国家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除日本外,主要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汇率与美国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危机之后,相关系数略下降。钉住美元是否最优选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Mckibbin教授的研究结果发现,并不存在一个最优的汇率制度安排,而且若将作为主要考虑的变量,在需求冲击下,钉住日元是最差的选择。这就否定了以日元为中心的货币合作思想。

  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亚洲,如果钉住一揽子货币(如美元、欧元)、自主浮动汇率都是较好的选择。在受到随机风险冲击时,有些国家适当采用自主浮动的汇率制,或采取钉住区内通胀率,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冲击。实际上,汇率制度安排依赖于一国内在的经济结构,也许相机决策的汇率政策较稳定,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依赖框架和汇率的参照点。

  二、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

  从理论与实证研究来看,为减少地区汇率的波动或者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浮动汇率加稳定的货币政策、钉住主要的货币以及单一货币是亚洲区域的可选择制度。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保证区域内各国的通胀率趋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汇率的波动。但是仍存在各国开放程度不同,受到冲击不同的问题,加之各国的利率变化不相同,也会影响双边的汇率。那么选择钉住汇率是否可行?从理论研究的结论看,钉住汇率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程度,特别是当各国选择的主要钉住货币相同时。但是仍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波动,也可能会造成区域内更大的经济差距。如果将一揽子东亚国家货币作为锚货币,就像欧洲最初将欧洲货币单位作为锚货币那样,欧洲各国的货币围绕对欧元的钉住值2.25%来波动,再假设一揽子东亚货币称为亚元,是东亚各国货币经济总量加权的平均意义上的货币。从理论上,单一地区货币,优于各种形式的钉住,可以避免钉住带来的内生风险,包括汇率波动带来的贸易与直接投资方面的障碍,减少投机性损失,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的整合,有助于各国产品价格信息的传递,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加资本流动,使资源在各国间优化组合。那么,单一货币是否可行?

  1.独辟蹊径。亚元的推行在欧元出现之初曾经展开过广泛的讨论,然而,亚元的推行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首先,如果创造一个这样的货币篮子,是欧洲式的还是独辟蹊径?正如欧元的最终形成,需要一个过渡性的欧元,需要各国钉住欧元的汇率,这种成本是很高的。每个国家都面临很大的风险,特别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吸收大量短期资本的国家。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相互的协调的经济政策来降低风险。这些制度安排和协调政策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各国应首先对各自的汇率波动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协议;二是当其中某个国家受到攻击时,汇率达到钉住汇率的边界值时,其他国家有义务帮助与支持该国;三是客观环境变化时,存在一个协调机构进行调整。综观亚洲各国,除了东亚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较相似外,其他区域很难融合在一起,即使是东亚地区也有深远的政治因素阻碍区域的整合,东亚地区尚缺少这样一种制度的安排和协议,而且,在汇率波动上要达成一致需要跨越中日、中韩、日韩等复杂的国际关系。虽然在亚洲货币合作的四个层次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欧洲的经验也值得借鉴,但是,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将是不同于欧洲的独特的形式。

  2.选择行为的理性。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亚洲区域的汇率制度选择,我们不难发现,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是一条独特的更加富有行为理性的选择。东亚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 下一篇文章:与狼共舞 国内金融企业加速信息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
  •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再认识
  • ››汇率制度的两极论正确吗?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