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7:36:28 点击数:[] ![]() |
|||||
与出口周期。这是什么呢?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作为今年年底马上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有很善于学习的企业家,有勤奋的人民和正在改善的政府的法制环境。这样,使得包括全球的通货紧缩,加速了国外的产业向中国的转移,而且转移的都是非常大的投资,数额惊人。这是非常大的动力。我们的测算,仅仅这一个大概能额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至少这是我们数量上的测算。在座的如果到东莞去看一看就会知道这个效应如何。第二个就是城市化带动了消费。第三个就是新兴消费品和消费升级换代的周期。城市化的周期带动增长,大概我们测算能够带动增长1-5个百分点,如果加速的话,可能会达到3-6个百分点,而消费品升级换代也是一个很大的动力,而且刚好从去年到今年,经济增长也是很偶然的因素,三个大的动力同时启动,同时出现比较有利的环境,这是外部环境和内部作用正好共同作用的结果,明年后年也可能出现不利的状况,但是目前正好经济增长的周期里面确实很有利。 1、所谓世界工厂周期 在从1980-1997年的17年里,在在座各位的努力下,中国占制造业增长值的份额从1.4上升到30.9%,但是目前制造业方面与北美约15.8%的份额差距很大,目前我们还不是世界工厂,目前充其量还是一个非技术的组装中心,或者是一个叫技术的车间,刚才我们说的中国的教育优势,工业配套很齐全,我们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一个,我们碰到一个美国的商会,说你们那么坚决的到中国来为什么?他说世界一个单一的讲同一种语言,适用同一种法律,用同一种汇率的市场除了美国就是中国了,我不到中国到哪儿去。 2、城市化效应,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1998年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低收入水平大概占28%,与中国水平GDP相近的国家大概是48.7%,所以我们要提高这个数字的话,在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上升到50%,我们就按这个数字来推算一下,中国的城市人口每年将以2000-4000万的速度增长,而且还会继续的上升,将来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将有大量的农民进城,要在中国增加1000万人口的城市15座,500万人口的城市30座,250万人口的城市60座,150万人口的城市100座。这个城市化带动增长怎么会带动呢?城市化我们说去年推动经济增长有三个简单的通俗的讲法叫房、车、路,都是和我们城市化相关的。进城要住房吧,城市大了以后,你要给他建公共交通、私人交通,交通拥挤在这儿要建路吧,就仅仅这几点会带动非常大的产业群,房地产的投资、房地产的用钢,现在好多人讨论,中国的钢铁过热了,为什么呢?前几年一年用钢才一亿吨,一点几亿吨,今年用到八点几亿吨,不得了,过热了,要紧缩(据我国钢铁企业联合会调查,说我们现在实际的需求量大概是3.1亿吨)。如果放在整个静态的环境下是对的,如果放在整个城市化进程里面是错的。他们经常用的一个论据就是,你看中国用的钢现在比美国日本都多,不能静态的比较,现在美国日本用的钢密集的时代已经过去美国的爱菲尔铁钢是英国用钢时代的象征,全部是钢铁堆出来的,纽约和芝加哥的大楼也都是钢铁的象征,已经完成这个时代了。如果我们用当时他们的人均钢耗量来测算当前中国的每年的钢的需求量,大概是4-5亿吨的样子,还翻番呢,这是我说的第二个动力叫城市化效应。 3、消费品升级的效应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等新兴消费品主导的经济增长的新的阶段,这几个领域我们银行贷款投放也非常热切,而且也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密集的增长的产业群,不是一个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兴起了,带动其他产业。比如说汽车,汽车至少包括合成材料、轮胎、钢铁、机械中的机床,房地产我们刚才就不用讲了,包括钢铁、建材、砖瓦、轻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非常庞大,物业管理,带动了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所以,目前在这几个相关的三大动力的推动下,相关的产业群会保持一个非常活跃的增长势头,产品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非常大的动力。所以,与此相关的这些产业,在座的人员进行采购和进出口的时候,应该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内的发展与城市化,与我们的世界工厂的效益,和新消费品升级换代的市场会有一个持续广阔的增长的空间,比如说投资的行业,建筑工程机械、钢铁、电力、电力设备,国内的这些新的消费品升级换代的,比如说汽车、网络服务、通讯的运营,包括增长过程当中的一些配套服务,交通运输、物流、银行,这些都是一个产业群效果,不再像原来一个点一个点的,现在是形成一个产业群。而且还有一点,我们在世界工厂分工中,中国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这些领域和行业,会获得很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说我们在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在有色金属这些方面,特别是在一些纺织服装的制造、家用电器的制造和电子供应,增长速度非常的快。 去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大的动力,还不是一个短期的动力,是中国的一个持续增长的大的动力,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要把1.5个亿的农民变成城市的居民,其他的都不讲,大家想一想会有多么大的投资,会支持多长时间的增长,所以我们现在说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充满信心都不行。 四、目前是否过热? 我们的判断,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一个健康的扩张,扩张就是指上升的一个阶段,过热是在这一波到顶了,该紧缩了。 有一个我的同行,徐小平研究员,最近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做没有温度的高烧,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快,所以已经开始过热了,尽管温度不高,温度是指物价。他其中的测算很多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一点他可能忽视了,比如说他测算了一个中国的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或者叫做增量产出资本比,说俗一点就是企业赚不赚钱,投资有没有赚钱?他测算是在下降了。如果是下降的,他的判断就是成立的,越投资越没有效益,不可能持续下去,到后来的时候,企业说没钱赚了,我就不投资了。投入产出比的下降,也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高速的投资增长导致投资效益越来越低,经济一下子进入调整。 但是,中国在这方面我们测算了一下,跟他的结论相反,就是说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上升,他可能在数据处理上有一些错误,因为在计量上来说,他用的是当年的资本投入和当年的资本产出,实际上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有一个时间的滞后,计算去年的投入产出要用今年的产出和去年的投入,我们后来组织人力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上升的。而且,从直觉上来看,在座的各位你们从直觉上来看,现在我们的银行、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可能比1989年、1990年过热的时候还差,你们现在跟银行贷款的时候那么容易吗?不容易,我们的企业对市场判断那么差吗?我看提高了很高。上一轮的投资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政府型的投资,这一轮的投资70-80%是民间投资,是我们的老板自己拿钱出来投,企业怎么可能比政府官员还傻呢?所以,我想讲的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一轮的投资基本上是正常的。 我们想判断经济是否过热要看几个方面,几个因素: 第一个,投资率很高,我看好多报告,如果炒股票的,中证报整版整版的登,投资率40%,不可持续,必然要过热。实际上,我们看到有一个什么情况呢?有几方面的因素可能他没有考虑到,第一个,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今年投资资金的来源构成,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1998年的时候是14%,现在是多少呢?4%,主导性的增长力量不是政府的投资。国内的贷款自筹资金和企业投资的资金比重原来是85%现在是90%,所以是一个市场主导下的投资增长。 第二点,原来的增长,包括东南亚出现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