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      ★★★ 【字体: 】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2:27   点击数:[]    

培训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实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通行证,从而调动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当然,“谁用人谁培训”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农民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相应抬高对其进城务工的“素质门槛”,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可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减少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1]胡永科.中国西部概览•青海.民族出版社
[2]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扶贫开发规划  2003-2010.互助县政府
[3]刘克崮.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3(05)
[4]李 涛.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内部文摘.2003(16)
[5]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华柯天下http://www.chinake.com/2004年5月22
[6]刘鸿渊.农村收入现状:制度与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05)
[7]温锐,游海华.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李培林 .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朱智文.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
研究.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
[10]陆学艺. “三农论” 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2002
[11]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1.7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

  • 下一篇文章: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组织效率解说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