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丽水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      ★★★ 【字体: 】  
丽水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0:23   点击数:[]    

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因而,这两个证券营业部的辛苦劳作,却未能为丽水的企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筹集分毫的货币资本,反而导致丽水的巨额货币资本外流。并且,这两个证券营业部所聚集的股民资金越多,造成货币资本外流量也增大。
    2、企业集股、发债筹资障碍。近几年来,国家禁止所有的企业乱集资、乱入股、乱发债的“三乱”社会融资活动,其目的在于维护全社会金融活动的正常化,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然而,由于金融监管部门在具体整治“三乱”时,可能是理解偏差的缘故,虽然在整治“三乱”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忽视了企业正常集资、正常集股、正常发债的健康发展,亦即“顾此失彼”。如企业债券,丽水地区在90年年代初期曾红红火火,而到1996年以后则被全面关闭。再如企业集股、集资,心管在现实中企业照常在搞,人民银行也没有正而进经的去进行监管。可是,由于人民银行没有将企业集股、集资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既没有正常监管,也没有正确引导,才使得丽水地区近几年来的企业集股、集资难以迈上正常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3、民间借贷筹资萎缩。传统的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基本上建立在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民营企业开办初期的资金筹措主要靠直接融资,其实现形式除民营企业主的自身积累和合伙集股外,主要依赖于向亲属朋友借贷以及向其他人高息借贷。基于企业开办初期业主比较重视信用,利率比较高,且能按照还贷,还后再借;或定期按照付息,本金滚动借贷。从而,使得亲属朋友以及其他人愿意将货币资本贷给民营企业。且民间借款比银行贷款来得容易,手续简便,因而,民营企业大多偏好于民间借款。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引起人际关系和企业行为的变化,上述民间借贷利息在所得税前列支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贷积极性的提升与信贷政策壁垒的打破,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资金要比以往容易、方便;加上民间借款的法律保护不力、风险增大,企业借用民间资本难度加大,逐步导致民间借贷融资日益缩小,民间借贷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
    (四)民间资本流向调控乏力是民间资本市场运行低效率的助长因素。
    在某一个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区域的所有民间货币资本总是一个既定的量。但是,在这个定量的货币资本中,究竟有多少用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多少流到外地,则是一对变量,存在着此消彼长,此增彼减之关系。同时,用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货币资本乘数效应,决定于货币资本的投向质量,投向质量好。一元货币资本可以起到若干元货币资本的功能作用;投向质量差,一元货币资本只能发挥几角钱货币资本的功能作用,甚至起到零作用或负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地区货币资本使用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民间货币资本外流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资本流向的控乏力。
   1、邮政储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货币资本外流。近几年来,丽水地区地邮政储蓄发展较快,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到2001年6月末,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10 亿元,比年初增加 1亿多元,增幅为 12  %。1996~2000年,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各年份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9.9%、30.6%、21.8%、19.1/28.9%。邮政储蓄点多面广,但其只吸收存款,而不放贷款,且把全部存款资金通过交存人民银行而流向外地。由于邮政部门只代理人民银行的委托吸收存款,而不放贷款,且把全部存款资金通过交存当地人民银行,经过人民银行系统层层上划而流向外地,因而邮政部门代理人民银行吸收的储蓄存款越多,意味着丽水地区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也越多。也就是说,当前丽水地区通过邮政储蓄存款途径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就有 10 亿元以上。
    2、区域金融体系结构偏差,是导致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的主要生成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对规模经济、区位金融、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络一般处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金融资源丰富的地区,而自觉地远离经济欠发达、金融资源贫乏、信贷市场风险大的地区。再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支行设到每个县市,营业所、分理处设至每个集镇,信用合作社设到每个乡镇。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日益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实施集约经营改革,把业务市场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在系统内部进行信贷资金大迁移,纷纷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系统调节基金率、存贷比例、贷款限额计划、上存资金利率等手段,促使信贷资源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城镇和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中城市。从丽水地区的现实状况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机构基本遍及全区各个县市,大集镇也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所或分理处;全区至今还没有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为数众多的信用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弱。如此畸形的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造成了极为畸形的金融资源配置分布结构。2001年6月末,丽水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部门的存款余额占73.1%,而可以自主决定信贷投放的信用合作社的存款余额却只占24.1%;占存款余额 73.1%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占68%,而只占存款余额 24.1%的信用合作社的贷款余额占比却达到 29.2 %。从而,导致了丽水地区一方面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货币资本供给严重不足。
    3、财政性存款帐户招标制,助长了民间货币资本外流。近年来,丽水地区的市、县政府相继出台了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存款帐户、政策性医疗保险存款帐户招标制,一是不利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由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结算功能相对滞后,核算中心的存款势必流向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双设机构的乡镇,由于存款的下降影响其信贷投放能力,减少经营效益,扩大了不良贷款的占比。二是不利于地方政府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的落实。帐务归并后,大量的资金被转移到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农村信用社。帐务归并减少了农村信用社资金 。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丽水市民间投资运行效率及政策调整研究

  • 下一篇文章:论优化县级政府工作业绩考评模式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丽水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丽水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丽水市民间资本市场发展研究
  • ››丽水市民间投资运行效率及政策调整...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