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 【字体: 】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8:53   点击数:[]    

 

    第二份《吴城商会职员表》,见载于《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第三年七号,时间是1916年7月1日。原表中本有“被选年月”一栏,但全部空缺,故和前文所述首届商会之间,是否还有其他改选过程,不得而知。原表如表2。

    对照董事名单,可知是前届董事继任的有6人,即:许世瑗(继任会长,正泰钱)、李义钏(天成酒号)、江图霖(永昌隆钱)、林华玉(同茂祥烟庄)、李猷章(永孚油行)、喻香山(鼎新{兴}和油盐店)①。

    商号未变但执业者姓名已经更变的有3人:厚昌公盐仓(朱锡龄/苏翰);志诚南货店(吴求垲/汪世楷);鸿发祥烟店(邓心芄/余盈科)。

    后届商会的详细情况,现无具体资料可以说明,但它是袁世凯政府1914年颁布新《商会法》,并在次年底再作修改后,则是无疑的。因而不失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代表,值得重视。若将它与前届商会中外省籍董事和江西籍医生晤听执业情况作一比较,不仅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经营项目和特点,而且也可以看到民国初期吴城镇商业的部分新内容,详如表3。

    比较可知,外省籍商人对金融、典当及盐业的控制,与江西商人在粮食、食油、麻、夏布等业上的传统优势,就像一架天平的两端,保持了一种惯性的基本平衡。外省籍商人中实以徽帮为主,特别在钱业中,后届徽帮董事的力量明显加强。新加入的福泰庄,是吴城最早的私人钱庄之一,成立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合股资本5万元,设在商业最繁华的豆豉街。②金融、典当、盐业的实力都比较雄厚,资金便于调头,做的都是大本买卖,而且可以多业兼做。在吴城,盐商、钱商常常利用特定的地理优势做木材生意。木材外运要的资金多,周期又长,风险也大,一般商家不敢涉足。但只要做得起,将木排放到长江下游的安庆、南京、常州等地,获利至少在一倍以上,所以钱庄尤热衷此道。因而,木业董事都是江西人,只能说明有江西人在吴城专营木材,而并不足以反映木业经营的全部情况。金融为百业枢纽,故早期商会的总理、会长皆非钱庄老板莫属。徽商在吴城钱业中势力大,所以在商会中的领导地位不易旁落。这一局面,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有改变。

后届商会中江西籍董事的最大变化,表现在潦河流域诸县及新建县商人的明显增加。

——————————

    喻香山的“字、号”当有区别。铺号“新、兴”之异,应是同音的混用或字误,南昌、新建二县都是南昌的附廓县,笼统而言都可称“南昌人”再推算喻氏年龄的变化,也应是同一人。

    民国25年《江西年鉴》“金融业.钱庄”。另一家私人钱庄为宏大庄,合股资本6万元。

 

 

潦河是修河支流,靖安、奉新、安义三县皆属其流域,尤其是靖、奉二县,山地面积分别占79%和48%,由潦河人修河再到吴城,是其以土纸为大宗的农副产品外运的主要孔道。这三县的商人合计已有8人,占正式议董的五分之一强。加上猛增为8人的新建县商人,一共占了正式议董的43.24%,比例甚大。没有任何变化的则是吉安,赣南两大区域的商人仍无一人,这不是偶然的,说明其商人在吴城还形不成一种势力。从另一个角度说,正反映吴城商镇对赣江流域的直接经济辐射能力只在下游和鄱阳湖周边地区。中游以上,则属于樟树镇和其他镇市的经济“辖区”了。

    后届商会中纸商一下子增至11个,大有翕然而起之势,映射了此时以传统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土纸业在吴城的集中程度。对此,将有专文论述,兹不展开。江西商人在粮食业的集中,既表现了修河流域及新建县濒湖地区粮食外运的惯性运动,也体现

了吴城周边农耕地区的农副产品对商镇的支撑。换言之,粮油除了一部分经吴城转运外地,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供应了常住吴城的几万居民和大批水上流动人口。洋油业是近代以后输入的一个新经营项目,看来主要由江西籍商人控制。在民国六年以前,吴城镇经营的洋油主要是美国美孚火油有限公司的煤油,其中心,是该公司在南昌的公司经理赵赣卿开设的“仁记”洋油号。①祥昌轮船公司,最早是1904年(光绪三十年)吉安富商徐竹亭等人以八万元资金在九江创办的民族资本轮船企业,1905年2月开始,以三艘轮船在赣江下游及鄱阳湖区航行②,吴城的祥昌公司即其分公司。

 

 

最后,特别值得提到的是,1916年的这一届商会,也是吴城镇走向彻底衰败前夕的最后一届商会。1904年开始酝酿筹建的南浔铁路,于1916年正式通车,这就意味着江西传统的赣州——吉安——樟树——南昌——吴城——湖口入长江的水运体系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一条由南昌——九江人长江的新运输路线。从宏观上说,这是天津条约后长江沿线各口通商的必然要求,是江西腹地经济由北路卷人世界体系的结果。就吴城镇而言,遂由江西全省商货外销的极点和必由商埠,变为偏离主线的一个小口岸。而且,由于在南浔线中段出现新兴的商镇涂家埠,恰好在修河流域至吴城镇之间,打上了一个阻隔的楔子,至少有茶叶、麻与夏布等商品转而由涂家埠转九江出口。所以,涂家埠在商运方面的重要性日益超过吴城镇,对吴城镇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此后,从商品内运方面看,食盐成为主项,虽然与江西民生关系密切,但财政的意义更大,而不可与其他一般商品的流通相提并论;从商品外运方面说,最大宗的只是木材,从赣江上游下来的木排带来人数众多的排工,给吴城镇的商业和服务业带来畸型的发展。到1928年召开江西全省商会联合会大会时,吴城镇商人对自己的执业之地已无自豪之感:“吴城为新建县属之一隅,地处偏僻,本无繁盛可称。乃因水路交通,始成一小小镇市。迨南浔铁路通车后,商业日见萧条。”③商镇还存在,商号还有两百多家,但吴城已非昔日之吴城。所以,1916年吴城商会的情况,展示了发生这一划时代变化之前的最后一个断面,是值得重视的。

————————

      《南昌工商史料》第一辑,姚寿山文(1987);《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第三辑.赵赣卿。

  《江西内河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第4章3节,第147页。

  民国十七年五月《江西全省商会联合会特刊》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 下一篇文章:晚清县以下基层行政官署与乡村社会控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