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 【字体: 】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8:53   点击数:[]    

 

吴城镇商会,正式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它是清廷实行“新政”以后,商部催令各商埠速办商会的直接产物。此时,集商镇、税卡、淮盐人赣第一口岸、军防要地诸功能于一身的吴城,业已通轮通邮,更得风气之先,故其商会的成立只稍迟于省会南昌和景德镇,与临川、高安二县同时,是江西率先成立商会的商镇之一。①商部派驻江西的官员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吴城镇)为商贩往来之区,素称繁盛。(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各帮商董议设商务分会,公举光禄寺署正衔朱锡龄为总理。由商务总会禀报农工商部立案。三十三年二月,奉批核准,加札委用。缮发图记式样,该分会于四月初五日刊就开用,禀报本局备案查核。②

 

    其实,“素称繁盛”的吴城镇此时已露衰败征兆,洋货不断倾人。就在其商会成立前夕,“九江美孚公司派人在吴城镇开设行栈,分销火油,实属显违约章。经新建县禀知赣抚瑞鼎帅,批饬洋务局转饬吴城镇同知,就近勒令闭歇”③。而在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英国政府已公开提出了“开吴城为商埠”的要求。故成立商会,显然也是官绅及镇商试图振兴商务,协力对外抗争的举措之一。

然而,成立之初的商务分会全体董事的情况,已经失载。现知最早一份确切的董事名单,是宣统己酉年的(1909年),时隔两年。总理还是朱锡龄,其他董事是否有过改选,不得而知,但可以断定,这份名单是最贴近首届商会情况的,依然十分珍贵,④照录于下(见表1)。————————

①《东方杂志》第三年三期。

  光绪丙午年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新建县》。

  《东方杂志》第四午九期“各省商务汇志”。

  宣统元年六月<华商联合报》第九期。

 

 

    按当时清廷拟就的《商会简明章程》规定,设立商务分会的省城以下“商务稍次之地”,董事应在10至30人之间。当选董事应是“行号巨东或经理人,每年贸易往来为一方巨擘者”,“其于该处地方设肆经商已历五年以外,年届三旬”,且为各商推重者。①对照可知,吴城镇成立商务分会,以及议董的人数和年龄等,都是完全照章办理的。由此,我们也可对当选正式议董者在吴城商界的作用及地位作一基本定位。至少有一点已经清楚:所有正式议董都是捐了官衔或功名的,至少是监生,这在清末各商埠口岸的商会董事中,是极普遍的现象,在身份上已区别于一般商人,吴城亦莫能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10名外省籍议董中,徽商占了五分之三,总理也在其中。以行业论,6名徽商中,钱商2人,典当业1人,总理朱锡龄执业的“厚昌公”实际是个盐仓,直到民国时期仍以转运淮盐为主,极少零售。朱氏还在光绪末年开设了私人钱庄“福宏”号。徽商传统的经营特色在吴城同样非常明显。清嘉、道间,人们已称“吴城镇为徽商辐辏之区”②,首届商会的人员组成,的确反映出徽商所占的优势。另外,2名闽西籍商人都经营烟业,地域性的经营特色也很分明。14名江西籍正式议董中,抚州临川县有3人,奉新、新城(即民国以后的黎川县)、南昌三县各2人,相对集中,这些府县都在赣中以北地区,体现了一些传统商品和运输航道与吴城镇的联系。而吉安府及赣南地区三府州的商人无一介身其中,也是一目了然。显然我们还没有确切资料说明吴城商会会员有多少,总共包括了多少个行会,但在其商业性质并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首届商会的构成,应是清中期以来吴城商界基本构成的折射。

————————

      《东方杂志》第一年(1904年)第一期“商部奏劝办商会酌拟简明章程折”。

  同治十年《黟县志》卷,《人物志·朱承训传》。

 

商会成立后,显然介入了对商务及社区生活的管理。但就在宣统乙酉年三月底,吴城镇商会却因禁止演戏事,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骚乱,一个月后的上海《华商联合报》即予以报道:

 

                         江西吴城镇商务分会禁演戏始末

          江西省新建县属吴城镇,为江省第二门户,商旅繁盛。前因唱戏滋事,经该镇商务分会禀呈该镇同知王儒楷出示禁止在案。旋因东岳庙仍然唱戏,经王司马将该庙会首胡小江拿办。讵地方棍徒于三月廿八日聚集多人,沿街勒令闭市,如不从者,用石乱击,以致闭市一日,王司马率同该镇主簿并税局委员安太守排解被击,并将税局哨弁巡勇击伤五人,吴城营参将弹压劝导,亦不解散,后将胡小江释放,始行开市。

商会禀请禁止演戏,文明之作为也;司马拿办会首,正当之办法也;该镇棍徒竟然勒闭市肆击伤员弁,此所谓野蛮之举动矣。不知者以此次肇衅,商会实为厉阶,夫岂其然!

 

报道为何人所写虽不清楚,但其本意显然是为吴城商会辨诬和张目。此时禁止演戏的背景比较复杂,一方面是清末官府到处禁演民间小戏,以此控制可能借机活动的各种会党;另一方面,也确实含有破除民间各种迎神赛会,改变民风的新因素。按一些神仙书的记载,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生日,这次唱戏的直接动因当是为东岳神过生日,一般都伴随着菩萨出游等较大规模的社区的庆祝活动。但在吴城镇实地考察后还会发现,这次冲突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新生商会与某一部分土著力量之间的矛盾。在吴城,大大小小的神庙20多个,其中东岳庙最多,六个坊区各有一个。每个东岳庙中,都摆了一张漂亮的绣花床,镇民皆知的一个口碑,说东岳神是樊家的女婿,其妻就是樊梨花,绣花床是为他们夫妇回娘家准备的。这个戏剧化色彩极浓的传说本身已无须甄别,但吴城的樊姓确是土著十大姓之一。②旧时吴城有樊家祠堂,还有樊家垅、樊家山等地名。东岳神与樊家结亲的传说,很可能与樊姓确立在社区生活中的地位有关,能够在六个坊区中都使这一神话偶像化,至少说明樊姓在早期土著中人数是不少的。为东岳庙演戏,“地方棍徒”竟可“沿街勒令闭市”,说明此前在这一天是闭市的,而且已经出现过的“唱戏滋事”,也许就与此有关。商会请求禁止,也含有保护商业活动的用意,可以说,这是商会成立后,在参与管理社区生活方面遇到的挑战。虽然与商会站在一方的已是政、军、税等整个管理层,但也不得不以释放会首换取开市,充其量算打了个平手。

 

清末民初,鼎革之际,动乱相随。地处交通要道的吴城自然首当其冲。首先是会党的劫掠骚扰,《江西民报》民国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即以“吴城民团惨杀志”为题报道之:

 

        吴城自光复后,某会遂驱逐警察,召集党徒,办理保安团。除收警察费外,勒令每户出钱若干。日夜聚赌,并放火烧王某衣庄,肆行抢劫。又谋杀何东升,将尸弃诸湖中,后被渔船捞起,始行埋葬。旧历二月二十七日,又携手枪杀器,数十人入刘明莲家,将刘杀死。又闻杀毙刘明莲之次日,该团长陈福山在万寿宫演说,此时杀人不算甚事

 

    报称“某会”即吴城的洪江会。当时江西许多地方会党活动日益猖獗,为所欲为,闹得民怨沸腾,在吴城杀商人、勒索钱财,只是其中一斑。好在此时已走马上任的第四任江西都督李烈钧,决意严厉镇压会党,以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生活。吴城刘明莲妻赴省城控告后,杀人首犯即被押解南昌受审。

吴城土著叶氏的族谱,则记载了“二次革命”时期商镇遭受的又一次劫难。1913年7月,已被免职的前督军李烈钧以江西首先发难,湖口起义,通电讨袁。震动海内。因此,很快导致袁世凯的军事讨伐,其海军协同作战,下马当,占湖口,迫使李烈钧部退守吴城镇。袁军复以士兵装成难民模样,乘民船骗过吴城守军,一举攻占之。叶浚挺身斥敌,便是在这一情势下的被迫之举。浚字深仲,号哲臣:“兵溃,敌军过吴境,肆意掳掠,无家或幸免者。绅商敛迹,市面狼藉甚。公居乡,家亦被毁。毅然出,质诸该军司令,词严义正,闻者皆动容,阖境如获安。时兵悍将骄,无人不为公危。公为顾全桑梓,其他未暇计也。”③北洋军阀时期,“北兵”掳掠江西绅商市民屡见不鲜,但在吴城这次堪称先声。从总的发展看,随着大庾岭商道的衰落,民初的吴城镇在商运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这次乱兵过境,“绅商敛迹,市面狼藉甚”,对商业的破坏显然不小。日后商镇的经济活动仍可恢复,但愈发失去昔日的气势和光彩。

————————

      宣统元年四月三十日(1909年6月17日)《华商联合报》第八期“海内外商会纪事。

      吴城镇居民在明洪武初期的战争中,有比较大的变化。当地民谣先称土著“十大姓”,即“卢吕邹章樊,殷杨万段谭。”后来吕谭二姓势微,民谣又改为:“上不要吕,下不要谭。”

民国26年修《吴城叶氏族谱》第一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 下一篇文章:晚清县以下基层行政官署与乡村社会控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