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思考      ★★★ 【字体: 】  
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8:1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问题是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阿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牧民贫困,农牧业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增加农牧民收人这一核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农牧民收人渠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在此,我就阿里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人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阿里地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优势与不利因素
  (一)阿里地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优势
  一是我国加人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藏自治区
及阿里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人世”进一步改善了阿里的外部经济环境,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为阿里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展特色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不竭动力。二是阿里地区总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8万多,矿产资源、野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潜力大。三是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睡,与印度、尼泊尔和印控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相邻,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对外通道57个,其中普兰口岸为国家二级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众多,有的边贸市场有500多年的商贸历史,是我国同南亚地区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发展边境贸易优势明显。四是中央的关怀及对口省(区)、大中型企业的支援,为阿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五是阿里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全国人民关心阿里地区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六是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不仅具有高尚的老西藏精神,而且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
  (二)阿里地区提高农软民收入的不利因素
  一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业生产仍处于原始粗放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是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能力弱,经济社会总体发育程度极为低下,与西藏其它地市和内地相比差距太大,而且仍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结构单一、造血功能差。三是文化、教育、科技落后,专业人才奇缺,人口总体素质低。四是各项改革滞后,机制老化,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待加强。五是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比较陈旧,市场开放、开发程度很低,培育和壮大市场的任务很艰巨。六是反分裂斗争、稳定局势任务艰巨。
  二、进一步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稳定党在农软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牧区体制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农收区稳定,农收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注入强大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根据西藏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尤其是实行“土地分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即“两个长期不变”政策。这一富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使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广大农牧民很快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就西藏自治区境内条件相对差、发展水平较落后的阿里地区而言,2001年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27亿元,比1980年增
加了2.07亿元,增长10倍多。农牧民人均纯收人达到1490元,比1980年增长301.83%,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49.45%,比1980年增加37.15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发展变化,就是“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发挥历史性作用的结果。当然,这一政策作为生产关系,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符合或适应于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形势的变化,西藏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还存在不完善或不太适应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双层经营体制难以建立和推广,集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通过集约化、科学化、统一化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经济规模积累来办大事的能力和优势锐减;二是独家独户分散经营,加之双层经营体制的滞后,造成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分散,造成劳动力的严重浪费,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阿里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的特殊情况下,劳动力浪费现象尤为突出;三是随着农牧区生产资料的归户经营,市场体制的建立,农牧民群众的小农意识严重,究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处于盲目状态,难以提高农牧业效益;四是各家各户经营作业,影响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难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最佳效益和持续效益。“私有私养”状态的沿续,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盲目地追求牲畜总量,而出现人畜矛盾、草畜矛盾,更严重的是草原生态受到无限期的超载破坏,使大面积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导致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生产率一直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农牧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在稳定“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落实双层经营体制。通过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和集体经济,解决独家独户分散经营所办不了、办不好、办不成的事情,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积极寻找和开辟非农产业,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促进农牧区整体经济发展。同时,要给“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和双层经营体制富于新的内涵。在土地、草场所有权依法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农牧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草场使用权通过人股、租赁、转包等形式有偿转让或出让流转,通过政府审批由农牧民自愿开发建设的荒山、荒坡、荒地植草、植树的生态型工程允许永久使用受益,并给予特殊的激励政策。
  (二)推进农软业和农软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农牧民实际收入水平
  当前阿里地区农牧业发展已进人新阶段,农畜产品供求关系中改善品种结构和质量结构已成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这种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畜产品卖难和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结构,而且要调整优化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仅要着眼于农牧业和农牧区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阿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调整的目标应是抓住主要农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在继续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适应新阶段的社会需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档次,发展优势高产高效农牧业,发展附加值高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要坚持把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前提。继续保持农牧业在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加投人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提升农牧业的科技含量。针对阿里农牧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的现实,应当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牧业基本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其次,要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人作为落脚点。农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并保持合理的价格,使农牧民的物质投人和活劳动消耗得到相应的回报,获取较多的利润,这是农牧民调整结构的原动力。因此,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调整什么、调整到什么程度,都必须面向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农牧民调整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注重市场调研,既要研究区域市场,又要研究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切实把握好市场的走向。同时要研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 下一篇文章:西藏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
  •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刍议 王凤...
  • ››新形势下ISO9000标准管理技术提高民...
  • ››新形势下资源型城市
  • ››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
  • ››新形势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
  • ››新形势下医院人才培养的思考
  • ››新形势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探...
  • ››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
  • ››新形势下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