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有关西藏经济建设的新资料、新信息,全面展望西藏今后在农业、交通、能源、水利、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要把宏伟目标变成美丽现实应采取的原则及措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所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也必然能够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西藏在西部的位置突出,面积12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8,东接四川,东南与云南毗邻,北临新疆,东北紧靠青海,南边和西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成为我国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和通往南亚的重要门户,可见西藏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藏自治区党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极好机遇,设计了一幅 !" 世纪西藏经济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从新世纪开始,我区将进入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奔小康进程,全力迈向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时期,我们将在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创新中发挥后发优势,在追赶中实现新的跨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十五’末进入西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到 !" 世纪中叶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的宏伟目标。”这幅蓝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再过5年、10年、50年,西藏经济经过三级跳,从我国西部地区后列,跃入全国的前列,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兄弟省市平起平坐,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西藏21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计划《纲要》尚未出台,但从《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及近年有关西藏经济发展的报道中已经初露端倪。这里笔者就自己所搜集到的点滴材料加以概述,以便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一 21世纪上叶西藏仍把发展农牧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引导农牧民走向市场,引导农牧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化农牧业转变,使农牧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粮食、油菜籽、肉类、奶类的年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10万吨、30万吨和45万吨,大大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农牧区坚持和完善“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为了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战略,避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式的封闭单一经营,必须赋予“两个长期不变”以新的内容,在稳定家庭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就是把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这两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统与分两个层次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既能继续保持和调动群众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能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 逐渐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紧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的结合,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二)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是一种围绕资源开发,土地开发的新型农业开发,它与常规农业不同: 1、规模化。开发面积不少于1万亩。 2、科技化。大量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如机耕机播、优良品种、化肥深施、田膜覆盖、旱作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模式化栽培、复种套种等等,促进农业生物化进程。 3、产业化。培植当地优势产品,带动本地区农业快速发展。 4、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5、规格化。把农业综合开发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新格局。 目前西藏已经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有三大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即“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楚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尼洋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区、三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农业综合开发区。在大的开发区下,各个地区又有许多农业开发基地,如拉萨市蔬菜生产基地、日喀则的优质油菜开发基地、山南的粮食生产基地、林芝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等等。 (三)畜牧业坚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方针,加强草场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提高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集中投资建设三个畜牧业综合开发工程:藏北(那曲)草原畜牧业综合开发工程、藏西北(阿里)草地畜牧业综合开发工程、藏东(昌都)草地畜牧业综合开发工程,并建成一批畜禽饲养、屠宰、储运和加工基地。 大力发展和推广科技养殖,如牦牛本品种选育、牦牛冷冻精液研究与生产推广、黄牛改良、绵羊改良、家畜疫病防治等。 二 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 缓解“瓶颈”制约,是西藏21世纪经济腾飞的关键。 (—)交通 1、公路。以“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作为建设重点。“三纵”,即青藏、滇藏、新藏三条国道呈南北走向。“两横”,即川藏南线、中尼公路,川藏北线、那(曲)昌(都)公路、安(多)狮(泉河)公路呈 东西走向。“六个通道”,即然乌——察隅,曲水——错那,仁布——亚东,拉孜——樟木,巴噶——普兰,那不如——什布奇,六条通向边境口岸的辐射公路。“三纵两横、六个通道”主骨架公路,覆盖西藏主要行政、经济区,沟通与西藏毗邻的四省区和周边国家及地区。同时,由于西藏公路等级低,平均不到四级,所以要有计划地建设高等级公路,建设好干线公路和拉萨通往各地区的骨干公路,有条件的地段(如拉萨——日喀则、拉萨——林芝、拉萨——那曲)拟建设高速公路。目前西藏还有20%乡未通公路, 世纪中叶要达到100%乡通公路。 2、铁路。铁路运输费用低、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能高,但西藏却是全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极大地制约了西藏经济的发展。最近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8公里。通过这条铁路,可将青海、新疆、陕西的大量煤、石油等能源输送进藏,又可将西藏丰富的木材、矿石、畜产品输往内地,使西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市场、大流通,这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加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江泽民总书记指示:“修建青藏铁路十分必要,应下决心尽快开工。” 除近期开工修建青藏铁路外,21世纪还拟将修建甘藏铁路(自甘肃兰州至西藏拉萨,全长2126公里)、滇藏铁路(自云南大理至西藏拉萨,全长1594.4公里)、川藏铁路(自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全长1927公里)。到那时从全国各地去西藏,或从西藏去全国各地,就快捷方便多了。 3、航空。继续发展航空事业,在扩建拉萨贡嘎机场和改建昌都邦达机场的基础上,拟在林芝、阿里新建两个大型机场。 目前西藏民航已开通了拉萨到北京、成都、重庆、西安、兰州、西宁 - 条国内航线和拉萨到尼泊尔的国际航线。今后将增辟区内外、国内外多条航线,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拟增辟的航线有:拉萨——林芝、拉萨——阿里、拉萨——那曲、拉萨——上海、拉萨——桂林、拉萨——昆明、拉萨——香港、拉萨——仰光、拉萨——曼谷、拉萨——卡拉奇。 (二)能源 1、水电。西藏水能资源极为可观,据统计,西藏年平均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量的30%,所以在西藏搞能源建设必须坚持“以水电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