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展望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      ★★★ 【字体: 】  
展望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7:47   点击数:[]    

为主,多能互助”的方针,大力发展水电,重点勘测、规划、建设被联合国列入 21世纪十大超级工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电站,即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附近开凿一条36公里的隧洞,将雅鲁藏布江的水由派区直接引到墨脱县的里冬桥,便可获得2190米的落差,可建起装机容量为6000多万千瓦的巨型水电站(是三峡电站装机容量的3倍),将成为我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当然,各地区、县的中小型水电站也要抓紧改造和建设,并完成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拉萨电网同山南、日喀则电网联网),不断扩大电网覆盖面。
  2、太阳能。西藏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年平均日照在 3000小时以上,因此要加大太阳能利用的力度,依靠太阳能解决各偏远地区和各分散居住群众的生活用电,广泛建立太阳能电站、太阳灶、太阳能热水系统。
    
  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太阳能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在西藏形成一支全世界最先进的光电产业。
    
  3、石油。西藏原油匮乏,每年国家要向西藏供应15—18万吨石油。而据有关资料表明,青藏高原位于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的“特捷斯构造城”中段,与之毗邻的西段是世界著名的中东波斯弯大油田,东段是东南亚、印尼等重要含油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1997年7月新星石油公司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那曲班戈境内),打出第一口原油井(伦浅3井),经综合测算伦坡拉盆地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2亿吨。21世纪西藏石油资源将得到全面开发。
  (三)水利
    
  西藏的湖泊星罗棋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0余条。我国著名的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都发源或流经西藏,据水文资料统计,西藏境内水资源总量为4022亿立方米,为全国之首,而西藏的农田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搞好水利建设十分重要。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已对年楚河、拉萨河作了治理,修建了拉萨中干渠、仁布县解放水渠、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杜琼提灌站等水利工程,为西藏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从总的来看,西藏的水资源远远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当今我国正面临水贫困,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2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10,低于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据统计,我国有2/3的城市缺水。缺水还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 全国荒漠化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9.6%,所以朱镕基总理指出:“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此,由张世禧教授领衔有8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西藏大隧道工程计划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加紧研究这项利用西藏丰富水资源造福祖国人民的宏伟计划。
  所谓“西藏大隧道工程计划”,就是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日喀则地区,海拔为3836 米的谢通门县,修建一座大水库,用三峡截流的方式,建筑高水坝,壅水高程达4200米,然后由谢通门水库到昆仑山的喀拉米兰山口下长达780公里的隧道线上,每距40公里开凿一口竖井,共约18口,竖井的深度为300米左右,隧道的进水高程为4350米,出水高程为4000米,计有350米的坡度。这条隧道和竖井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穿行,滚滚水源最后输往海拔1000米干涸缺水的新疆塔里木盆地,计有3350米的落差。第一座隧道完工后,继续建设第二、第三座隧道,在各个隧道出水口,可利用高达3000米的高水位落差,兴建梯级水力发电站。此项工程如果完成,将大大改变我国水贫困的现状:
  1、大隧道每年将300亿立方米的雅鲁藏布江水引入塔里木盆地,使面积为91万平方公里,计约8亿4千万亩严重干旱沙化的土地得到灌溉,沉睡的沙漠和戈壁生长作物,披上绿装,使我国的可耕面积一跃而为亚洲第一,并一举解决2亿人口的吃饭和就业定居问题。
  2、大隧道输水十余年后,多余的水量可引至河西走廊和内蒙古等地,以改造荒漠化的土地和提供用水,并改善大西北的气候,其受益的面积将占国土的一半,可使国家免受 2560亿元的经济损失,原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也将披上绿装,一举解决3亿人的工作和住房。
                  
  3、大隧道兴建的三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0亿度,大大缓解西藏及邻近省份用电需要。同时西藏每年可收入电费和水费数十亿元,可以用来改善群众生活和实施各项经济建设计划。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明确目标 真抓实干 为加快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而奋斗

  • 下一篇文章:西藏寺庙经济的历史、现状及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展望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展望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展望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