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地方战略 |
|
|||||||||||||||||||||||||||||||||||||||||||||||||||||||||||||||||||||||||
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始末及其历史意义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7:39 点击数:[] ![]() |
|||||||||||||||||||||||||||||||||||||||||||||||||||||||||||||||||||||||||
地考察,涵盖了西康各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地势、农作物品种、产量、荒地、可垦地等方面;同时开办的农事改进机构除农事试验场外,还开办了泰宁牧场(1937年4月创办)、改组了屯委会等。这些为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0年1月1日,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当时习称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为“康农所”,如1948年由所长徐孝恢所撰《西康省农业改进所报告书》,川档249—142,本文亦沿用)在康定北门外正式建立,省建设厅厅长叶秀峰兼任第一任所长,宁属办事处处长、屯垦委员会里务处长徐孝恢兼副所长,建设厅技正张彬忱兼主任秘书,建设厅技士蓝乾德兼总务组主任。康农所人员在建没厅办公兼办第一科(即农林科)业务。此外,除几名必需人员外,“其余内部组织一概暂缓设置”(叶秀峰于1939年9月25日致刘文辉公函,川档234—47)。 (三)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 据1948年春季该所编写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农业史料》(川档249—147可知康农所机构设置是: (本所)上隶于本省建设厅,办理康省之一切农林畜牧业之改建事宜,其时为经费所限,本所暂设农艺、畜牧兽医、森林园艺、农业经济及总务等五组,农艺组于康定驷马桥设一农事试验场,以高寒地带食用作物之试验研究为中心工作,期获良种良法推广民间,藉增生产;畜牧兽医组于康定头道桥设一乳牛场,引进纯种荷兰公牛,改良乳牛,并举行乳产加工试验及家畜病疫调查;森林园艺组引进良种林木蔬果,从事繁殖推广。农业经济组特约农情报告员,举办农情通讯网,求解各地农情及农村经济之动态。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康农所“所属各农业机关渐臻完备”(兼任所长刘贻燕于1941年5月28日的请示,川档234—50)。在康农所建立后不久的1940年3月,兼任所长刘贻燕就派遣股爵(西康省建设厅第一科科长)“赴蓉采购本省农业改进所应用仪器,及农作物种子;并赴渝向经济部及农产促进委员会洽拨补助费”(省主席刘文辉、兼任所长刘贻燕于 1940年3月6日签署的省建字第221号训令,川档234—47)。1942年起,西康省“所有农业建设机构悉划隶本所,统筹本省农建全局”。1946年康农所进行了内部调整,设置“农艺、畜牧兽医、蚕丝、森林、农业化学、农业经济等六课及秘书、会计两室”(参见表一,据西康省康农所1947年6月的填表),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1950年3月康定解放。
表一 民国三十年(1947年)度康农所直属课室及职责一览表
康农所历任所长大多系有识之士,如康农所建立之初即兼任副所长的徐孝恢,系四川乡贤徐子休之子,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多年。“尝利用假期,遍游边地”,应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之邀,“计划设置四川松理茂懋汶屯殖督办署,合作开发西北”。1935年“为中央军校在成都分校训练屯垦队二百三十余员;嗣奉校长蒋公之命,视察川南”,“拟具计划与预算”,逢西安事变“事遂寝”。1938年应西康建省委员会之聘在康、宁、雅“考察经建资源”。1939至1946年任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垦务处处长,“训练屯垦干部八十余员”,兼任委员长西昌行辕经济建设计委员。1940年在西昌“奉委员长蒋公之命,于宁属筹设食粮增产委员会,任设计组组长,为滇缅战役储运军粮,同时受任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副所长”,在宁属“设西昌、德昌、会理农场三所,冕宁、盐源合作苗圃两所,礼州缫丝厂一所,并督导宁区各县农林技术事宜”。1946年就任康农所所长。“鉴于农牧建设实有助于国防要政”,“本匹夫有责之义”,冬季即到康属各县,“视察金沙江东岸高原之气候土壤,及康族经营情况”,殚精竭虑,积极推进西康省的农业改进,“亟思扶助康民改进其产业”。认为“之所以欲锐意向康区推进农牧业务者,实欲代表中枢,施行惠行于金沙江东岸之康族,与正受藏军虐待之西岸康族,成一强烈对照”。“以技术立场”为国分忧,“谋国家领土完整”,大有科技救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味。由此可谓徐孝恢是一位有相当专业造诣又兼具政治头脑的技术型官员(1948年徐孝恢《西康省农业改进所报告书》,川档249—142)。其总体状况参见表二。
表二 康农所任所长一览表 康农所设置的六个志业“课”中,延揽了一些农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来源有二:一为从西康省内各机关调任。如1940年3月任用为康农所技佐的沈道琛,毕业于私立上海强恕园艺专科,曾任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园艺指导员、陕西郑县立农业初级中学教员、西康省立泸定苗圃管理员;1940年6月任用为康农所实验场主任的朱介山原系省立西昌农场技师;1941年1月任用为康农所宁属办事处技佐的刘怀泽,毕业于四川茶业专门学校,曾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指导员、梓潼农业推广所技师;1941年5月任用为康农所农村经济组主任的段干华“为研究农村经济专门人才”,就任前为省建设厅技正(兼任所长贻燕于1941年5月28日的请示,川档234—50),等等。二为从西康省外选任。如1940年春,段天爵赴蓉、渝公办时就奉命“向中央有关各机关学校商请介绍”,以“充实技术人员分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聘任于兽医、“农艺、畜牧、蚕丝各有专长”的管相桓、夏定友为技正胡世昌、周祖龄、赵海浣、何毓材、杨松庭为技士(刘贻燕于1940年4月25日的呈文,川档234—48)。1940年8月任用为康农所技士的何右,毕业于中央大学农科。西昌农场场长陈伯宣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士出身(川档 234—84),等等。 由上述可见,抗战胜利前的康农所的确延揽了一些人才,来自外省者占了相当的比例。以致于1946年1月10日“西康大学筹委会”函请西康省康农所“草拟设立农学院”、林学院的计划书(川档249—148,后来“西康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