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带动作用,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区域构建坚实的综合性网络化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为此首先要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次中心城市为基点的多层次环行、平行快速交通线及轨道交通线,充分发挥其连接高速主干道的作用,同时建设经济耐用的省县级公路,为物流交通提供多层次选择;其次要将区域内已建和将建的各种港口根据物流加以规划,按各地的货源、集疏运条件和港口优势,形成大中小结合、功能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世界最大的港口群;同时加强航空港建设,建立区域内各机场之间的合理分工,提高营运效率。 (三)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要根据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建立合理的制造业分工合作体系。要根据发挥优势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和积极提高本区的制造业技术水平,使区域重点产品制造和产业发展合理分工。“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要找准各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理化布局、配套化发展和系统化升级,以此来调整“长三角”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制定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合理地加以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整合。 (四)强化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作用 要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增强上海对长三角经济与社会的拉动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方面上海要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核心城市。另一方面,上海要进一步强化其做为核心城市的使命感,通过加强对整个区域的融入意识和服务功能,真正带动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