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率、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效益,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扩散。因此,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1978年城市人口只占17.9%,2006年城市人口占43.9%,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据测算,城市化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经济增长率提高1—2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按当前的城市化速度计算,我国达到70%的城市化水平,还需29年。城市化将在很长时间内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我国具有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这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我国可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这样就为我们降低了成本和风险,缩短追赶的时间,避免许多弯路,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我国后发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 (六)我国具有大国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各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保障。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区资源优势互补性很强,产业发展可实现梯度转移。这就延长了经济增长的时间。我国具有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条件,这有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以抵抗外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蔓延,对我国经济也产生很大影响。2008年1—10月,我国出口累计增长21.9%,11月份则出现急剧恶化,进出口总额下降9.0%,出口额下降2.2%,进口额下降17.9%,这是我国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同时负增长。出口额的下降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大外贸企业经营困难,许多企业产品滞销、职工失业,甚至有不少企业倒闭、破产,这对我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0.6%、10.4%、9.9%,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美国这次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传播:一是由于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导致我国出口受阻,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冲击很大。二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公司资金吃紧,大量外资为防止资金链断裂纷纷从中国股市和房市撤资,形成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进一步打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遭受进一步打击。三是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虽然我国银行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遭受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对我国金融业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是否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致命的打击,从而使中国经济出现拐点呢?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可能是致命的,我国经济仍将会高速增长。其原因有:一是这次危机不可能导致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与应付上次大萧条相比,这次各国政府对危机的反映非常迅速,各国迅速大幅降低利率,大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各国政府的联合救市避免了出现经济大萧条。所以,这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幅度是有限的,各主要经济体有望在2009年的下半年走出衰退。二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影响较严重,但我国企业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一旦市场信心得以恢复,这些企业的活力又会迅速显现。三是我国启动了庞大的刺激内需计划。我国计划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这一投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