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思考      ★★★ 【字体: 】  
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2:31   点击数:[]    

西岸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以如虹气势向前推进。2004年12月,铁道部与福建省政府就加快福建铁路建设进行会谈,表示将全力支持福建境内铁路建设步伐,促进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内陆腹地的连接。“十一五”期间,福建将斥资1000亿元开工建设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向莆铁路等项目,延伸和拓展福建的“经济腹地”。2005年2月,交通部与福建省政府就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交通网络举行会谈,表示将大力支持福建高速公路的建设,支持福建进一步发挥港口枢纽作用。此外,其他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都关注和支持福建。从长远看,一个以闽台为核心,包括海峡西岸和东岸的“海峡经济区”已呼之欲出。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对策
  
  (一)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的区位特点就是对台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构建海峡经济区的前提和基础,海峡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扩展和延伸。目前,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但由于海峡两岸的“五缘”优势和经济上很强的互补性,一旦两岸“三通”实现后,海峡西岸与海峡东岸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构建海峡经济区,其GDP将超过长三角、珠三角,成为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主动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并积极建议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把海峡经济区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争取特殊政策,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体系,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彻底突破长期以来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北启南、东出西进”的对外交流能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三)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主体的福建要积极与周边省区开展协作,树立协作发展的新观念,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发展共同体。可考虑在省、地(市)或有条件的县(市)设立协作发展基金,支持重点协作项目的发展;或建立省际间行政首脑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消除因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而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构筑区域共同市场。
  
  (四)推进城市联盟战略,培育和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联盟是促进城市间经济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城市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带动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不高,推进城市联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已提出重点构建三个层次的城市联盟,即经济联系紧密的闽江口、厦门湾与泉州湾的城市联盟;漳州到宁德的闽东南沿海城和沿闽江流域的城市联盟;闽粤赣和闽浙赣等若干跨省域城市联盟。此外,还可考虑引导海峡西岸的温州、福州、泉州、厦门和汕头等城市与海峡东岸的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城市之间建立城市联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述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国际背景

  • 下一篇文章:论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