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 【字体: 】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1:19   点击数:[]    

来补贴较富裕的东部,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同样道理,人多地少是我国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事实。只要政府给予农业科研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农民足够的价格刺激,那么,在过去,依靠传统的农业技术的中国农民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中国人;在未来,中国农民依靠现代技术也应该有能力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中国人。但问题是,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生存,低工资政策不能放弃,粮食的价格也就难於放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粮食供给在中国才会成为一个问题。

  四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是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由於市场化的改革还不彻底所致,而改革难於彻底的原因则在於国有企业。至於国有企业的病源则在於依然背负著许多政策性负担,其中包括:( 1 )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如能源、交通)的价格依然被人为地压低;( 2 )传统低工资制度所遗留下来的沉重的职工养老和各种福利负担;( 3 )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少,为了解决城市里的就业问题,经常采取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方式,因此冗员问题严重;( 4 )多数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其存在是出於政府的战略考虑,其生存有赖於传统体制下的各种扭曲的保护。

  政策性负担的存在使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时先天处於不利的地位,使得人们无法客观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也使得国家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信息指标,因为国有企业可以把各种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由於政府必须对因政策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这使得企业的预算约束无法硬化。在企业预算软化的情况下,企业的自主权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放权让利的改革在提高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也不断减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取消政策性负担,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能充分反映国有企业经营的优劣并根除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藉口,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当国有企业没有政策性负担,国家也就不再需要给予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这样就可以放开银行的利率和各种物价,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象就能得到缓解。加之企业预算约束的硬化以及企业效率提高,银行的呆帐、坏帐比例就会降低。各种以行政力量干预价格形成机制行为的减少,使寻租的必要性大大降低,将可对贪γ腐化的问题产生釜底抽薪之效;同时,政府也就可以放开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地区差别和粮食问题将得以缓解。

  经过最近这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改革最终还未完成,传统的赶超思想还深植人心。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内生於这个国家的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改革能否最终完成,中国经济能否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实现稳定、快速、持续的增长,在走出新的一千年时,实现一百多年来重新崛起的愿望,当政者能否从赶超的战略思想转变到依靠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是一个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经济改革的“瓶颈”——国有企业改革

  • 下一篇文章: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