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 |
|
|||||
发展非农产业是实现城市化的第一步——对家乡的调研以及和纽约城市化过程的对比分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0:17 点击数:[] ![]() |
|||||
(一)吸纳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 由城市化的三个阶段特征来看,我国正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许多小城镇在实践中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产业链式化,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等方式,积极探索产业与城镇建设统一发展的路子。这也正是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的必要手段。按照经济发展理论,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因此,在二元经济转换的早期,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部门到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并获得收入。 由莱西市小城镇发展过程来看,该地区通过发展六大农业产业链,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使非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逐渐的取代了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其中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发展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一方面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农产业,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纽约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19世纪末,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集聚,纽约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到1921年,纽约市的人口则由建市初期的336万增长到618万。工业化时期,电力,钢铁等新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有力的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纽约成为全美最大的工业基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此时刚刚崛起的工厂企业中。 (二)完善基础设施以促进城镇发展 从地理位置来看,莱西市属于沿海地区,周围的交通条件良好。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高速公路的修建,铁路系统的完善,加强了莱西市与外地的联系和沟通。当地镇政府重视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创造好的区位条件、设施条件和发展氛围。同时,政府鼓励建设带动性强的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型企业。乡镇企业的集聚促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吸纳了农村人口到企业周围工作居住,渐渐形成了具有小城镇规模的生活区,其他的服务业,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也随之兴起,渐渐形成了“工业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纽约是海港城市,纽约的繁荣先是以贸易为基础的。纽约的商业功能得到巩固后便控制两条贸易线,即北大西洋到欧洲的海运和通往美国内陆腹地的陆运。在全美国对外贸易中,纽约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其次,纽约在工业化时期是全美最大的工业基地。工厂企业云集于此,加快了纽约城市化进程。再之,纽约华尔街作为美国及世界金融中心更是闻名遐迩,它向国内外提供金融服务,其资金在全美和全世界都具有支配作用。在工业时代,纽约已经发展成为集金融、工业及服务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四,几点结论 (一)非农产业是关键 对比莱西和纽约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大量农民从田间解放出来,不再直接从事农事生产,而是进入加工性质的企业或者服务业。由于企业的大量出现,促使了原本分散的村落逐步结合成新的生产和生活群体,形成城镇,逐步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在莱西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服务型企业”的农村新型产业结构已经初步形成。 (二)围绕农业抓非农产业 针对我国的目前情况,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非农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附加收入,这在目前的我国,是值得大规模推广的。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生产单位的成本逐渐降低。通过农村产业链,建立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农业加工企业和与农业相关的各类服务企业,都会扩大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不同专业化分工特点的农业企业和农业服务企业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产业结构的城镇。 (三)产业集聚促进城镇的形成 纽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造成了工业革命后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港口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新型工业企业的构建,这些在客观上为工业集聚创造了条件。莱西市乡镇企业初起时期,“村村办企业”造成了企业分散的布局,这种局面在环境、用地和进一步发展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现在,莱西市在推进城市化工程中提出了“组团发展”的新思路规划了城镇工业用地或者专门的工业园区,出台了相应的优惠原则;将企业布局和城镇建设统一在一起,初步形成了原市区和新工业区南北两大组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胶东半岛的辽阔大地和交通咽喉位置上,会出现一个新的由农业起步,以非农业经济推动而形成的中等城市。 参考文献: 周云波——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经济学家,2004,1 曹广忠——企业布局,产业集聚与小城镇的发展 ,农业经济导刊,2004,1 人民网——纽约百年变迁:城市化弊多不少,城郊化成为必然 2003,11月24日 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和展望人民网,国外城市规划,2003,1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